第五百八十三章 还不过来挨打(2/2)

好书推荐:

以前那个练拳一百万才走到倒悬山的草鞋少年,也如他一般言辞笨拙,所以她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像就该那样,你不言我不语,便知道了。

陈平安伸出一根大拇指,轻轻抹过宁姚的眉毛,轻声道:“不要不开心,要愁眉舒展。”

宁姚说道:“我就是不开心。”

陈平安一个弯腰,抱起宁姚开始奔跑。

宁姚不知所措。

陈平安抱着她,一路跑到了叠嶂酒铺那边,酒桌上和蹲在一旁的大大小小剑修几十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其中还有不少妙龄女子,多是慕名而来的大家闺女。见此场景,也没什么,反而一个个眼神熠熠生辉,更有胆大的女子,豪饮一口酒水,吹口哨那叫一个娴熟。

陈平安将宁姚放下,大手一挥,“还没结账的酒水,一律打九折!”

然后陈平安又补充道:“二掌柜说话未必管用,以叠嶂大掌柜的意思作准。”

酒客们齐刷刷望向叠嶂,叠嶂笑着点头,“那就九折。”

顿时响起喝彩声。

他娘的能够从这个二掌柜这边省下点酒水钱,真是不容易。

陈平安拎了根小板凳,又要去街巷拐角处那边当说书先生了,望向宁姚,宁姚点点头。

叠嶂来到宁姚身边,轻声问道:“今儿怎么了?陈平安以前也不这样啊。我看他这架势,再过几天,就要去街上敲锣打鼓了。”

宁姚斜瞥了眼远处一桌叽叽喳喳的莺莺燕燕,笑了笑,没说话。

叠嶂忍住笑,在宁姚这边,她偷偷提过一嘴,铺子这边如今经常会有女子来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是奔着那个声名在外的二掌柜来的。有两个没羞没臊的,不但买了酒,还在酒铺墙壁的无事牌那边,刻了名字,写了话语在背后,叠嶂如果不是铺子掌柜,都要忍不住将无事牌摘下,宁姚先前那次,去翻开了那两块无事牌,看过一眼,便又默默翻回去。

陈平安坐在小板凳上,很快就围了一大帮的孩子。

依旧是说了个上次没说完的山水神怪故事,断在关键处,笑眯眯撂了一句且听下回分解。

身边全是抱怨声。

那个比郭竹酒还要更早想要跟陈平安学拳的屁大孩子,就蹲在陈平安脚边,从陶罐里摸出一颗铜钱,“陈平安,你接着说,有赏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加钱。”

陈平安伸手推开孩子的脑袋,“一边凉快去。”

然后陈平安从怀中取出一张拓碑而来的纸张,轻轻抖开,“这上边,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没有想学的?”

有个少年闷闷道:“不认识的字,多了去,学这些有什么用,贼没劲。不想听这些,你继续说那个故事,不然我就走了。”

陈平安环顾四周,差不多皆是如此,对于识文断字,陋巷长大的孩子,确实并不太感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去,很难长久。

识字一事,在剑气长城,不是没有用,对于那些可以成为剑修的幸运儿,当然有用。

可是在这边的大街小巷贫寒人家,也就是个解闷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想要知道一本本小人书上,那些画像人物,到底说了些什么,其实所有人都觉得跟那些歪歪斜斜的石碑文字,从小打到再到老到死,双方一直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没什么关系。

陈平安笑道:“不急。我今天只与你们解一字,说完之后,便继续说故事。”

陈平安拿起膝盖上的竹枝,在泥地上写出一个字,稳。

陈平安笑问道:“谁认识?”

有人说出。

然后陈平安扬起手中那根青翠欲滴、隐约有灵气萦绕的竹枝,说道:“今天谁能帮我解字,我就送给他这根竹枝。当然,必须解得好,比如最少要告诉我,为何这个稳字,明明是不快的意思,偏偏带个着急的急字,难道不是相互矛盾吗?莫不是当初圣人造字,打瞌睡了,才迷迷糊糊,为咱们瞎编出这么个字?”

一大帮孩子,大眼瞪小眼,干瞪眼。

能够认出它是稳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谁还晓得这个嘛。

一个鬼鬼祟祟藏在众人当中的小姑娘,轻声道:“未来师父,我晓得意思。”

陈平安摇头笑道:“不行,你从小读书,你来解字,对其他人不公平。”

郭竹酒有些眼馋师父手里的那根竹枝,这要是被她得了,回了自家大街那边,那还不威风死她?小姑娘有些懊恼,“早知道就不读书了。”

在众人发现郭竹酒后,有意无意,挪了脚步,疏远了她。不单单是畏惧和羡慕,还有自卑,以及与自卑往往相邻而居的自尊。

孤零零蹲在原地的小姑娘,也毫无感觉,她腰间悬挂的那枚抄手小砚台,触碰泥地也无所谓。

一个眉清目秀却衣衫缝补的贫苦少年,鼓起勇气,微微涨红了脸,指着陈平安身前地上的那个字,言语颤抖,轻声道:“禾急为稳,禾苗其实长得快,却长得缓慢。我家灵犀巷,有块小石碑,上边有‘稻秕稃相聚,富埒帝王侯’的说法,我与叠嶂姐姐问过,她知道意思,只是叠嶂姐姐说她其实也没见过什么稻秕稃。我觉得这个稳字,有那以禾为本、急为表的意思,就像你和叠嶂姐姐新开的酒铺子,挣钱快,但是花钱慢,就有了家底,叠嶂姐姐就可以买更大的宅子。”

陈平安对这个少年早就看在眼里,是听故事、说文解字最认真最上心的一个。

少年也是当初翻修街面的匠人学徒之一。

但是陈平安却发现少年体魄孱弱,不但已经失去了练拳的最佳时机,而且确实先天不适合习武,这还与赵树下不太一样。不是说不可以学拳,但是很难有所成就,最少三境之苦,就熬不过。

陈平安还不死心,与宁姚问过之后,宁姚远远看了眼少年,也摇头,说少年没有练剑的资质,传千古的诗词人。”

郭竹酒摇头道:“未来师父学问大,未来弟子学问小,不曾听说过。”

陈平安就奇了怪了,自家落魄山的风水,已经蔓延到剑气长城这边了吗?没道理啊,罪魁祸首的开山大弟子,朱敛这些人,离着这边很远啊。

郭竹酒好奇问道:“后边还有话吧?”

陈平安点点头,“脍炙人口的千古文章,不算什么,你们所有人,祖祖辈辈,在此万年,足可羞杀世间所有诗篇。”

郭竹酒问道:“师父,需不需要我帮你将这番话,大街小巷嚷嚷个遍?弟子一边走桩练拳一边喊,不累人的。”

陈平安无奈道:“别。”

郭竹酒偷着乐。方才这句话,可藏着话呢,自称弟子,喊了师父,今儿赚大发了。

到了酒铺那边。

宁姚看着准备脚底抹油的郭竹酒,小姑娘屁颠屁颠跑到宁姚身前,笑道:“宁姐姐,咋个今儿特别好看。”

宁姚看了眼陈平安。

陈平安苦笑道:“我可不教这些。”

郭竹酒见宁姐姐难得不揍自己,见好就收,回家喽。

小时候,会觉得有好多大事真忧愁。

长大后,就会忘了那些忧愁是什么。

宁姚与陈平安一起返回宁府。

宁姚问道:“真打算收徒?”

陈平安点头道:“暂时是不记名的那种。郭家待人厚道,我难得能为宁府做点什么。”

不知何时在铺子那边喝酒的魏晋,好像记起一件事,转头望向陈平安的背影,以心声笑言:“先前几次光顾着喝酒,忘了告诉你,左前辈许久之前,便让我捎话问你,何时练剑。”

陈平安转头对叠嶂喊道:“大掌柜,以后魏大剑仙在此饮酒,一律打十一折!”

魏晋取出一枚谷雨钱,放在桌上,“好说。”

宁姚问道:“怎么了?”

陈平安苦笑道:“我得马上去剑气长城一趟,让白嬷嬷准备好药缸子,若是太晚不见我,你就去背我回来。”

————

剑气长城那边。

左右面朝南方,盘腿而坐,闭目养神。

许多事情,左右不理解,有些就算能理解,但是不愿接受。

于是最终孑然一身,选择远离人间是非,向大海御剑而去。

这并不是一件如何剑仙风流的事情,事实上半点都不惬意。

不过当下,左右不理解的,多出了一件事。

先生不在身边,那个小师弟,胆子都敢如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