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沈家人给冬素准备物资(1/2)

好书推荐:

不管蒋氏在一旁怎么哭说,沈父都不理,看一眼角落的小满,轻叹一声:

“以后这鸡蛋,只为小满煮一个。”

“省下来的粮食,都送到幽州去。”

小满小声地说:“小满也不吃,给王妃姐姐吃。”

沈父怕大人发火吓到孩子,勉强朝她笑道:“要吃,你在长身体,不吃鸡蛋长不高的。”

沈爷爷这才没再骂,看一眼蒋氏,她怎么到现在都看不明白,沈家的富贵是因为冬素啊!

她刚才说的话,要是传了出去,让冬素对沈家寒了心,沈家还能有这好日子过吗?

她就想着让冬素帮扶娘家兄弟,可你连让林钟跟着冬素一起去吃苦都不愿意,凭什么让人家帮扶?

就凭你一句‘你是沈家女,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帮扶娘家人’吗?

冬素做沈家女的时候,可是一天福也没享到啊!

人家嫁了人,就该帮衬着这一大家子吗?

照你的理论,你和三个姐姐都该帮衬蒋德运。

可现在呢?除了蒋大姐,其她三个谁还理蒋德运?

几乎都算是跟蒋家断亲了!

你就没想过,你再这样下去,冬素跟沈家断亲怎么办?

哪怕是亲生父母,这生恩之情又能经得住多少次孩子寒心?

冬素对蒋氏是彻底寒了心,蒋氏还不自知,还把冬素当成当初那个软弱的小姑娘对待!

沈爷爷说不醒,沈父教不醒,且看她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想明白。

蒋氏还想说啥,突然听到院中传来二姨母的声音,她忙爬起来擦干净眼泪。

别看她敢跟沈爷爷沈父这样胡搅蛮缠,二姨母可不吃她这一套!

二姨母和山山拉了满满一板车的吃食来的,拉车的大水牛累得气喘吁吁。

这一板车东西可不像那些为了好看显得多,故意拿大筐子装个半满,再拿红布一盖的装法。

而是实实在在,麻袋装的粮食垫底,筐子装得满满当当放上面,还拿麻绳绑紧。

中间有空的地方,放着大包小包的炸的麻叶啦、腌得咸菜啦、晒地干菜啦、自家炒的茶啦、芝麻绿豆等等吃食。

二姨母嗓门依旧洪亮,人没进门先闻其声:

“他四姨,你们给冬素送的东西还没出门吧?来把我家的这些也添上……”

看到沈爷爷掀帘子出来,她笑着问好:“沈伯。”

沈爷爷对二姨母总不好摆脸色,并且他挺敬重二姨母的,人家多明事理,比自家那软耳根又不明理的媳妇强多了!

他朝二姨母和山山一笑,招呼两人进屋坐,沈父正在穿义肢,蒋氏还在抹眼泪。

就在这时,大门口又传来牛哞声,这是大麦和大姨父也来送东西了。

大麦送的粮食中,有一大半是她按冬素教的做法,做的干面条。

这种面条跟那米粉一样,很容易煮食。

可惜目前产量少,只够她和贾大厨的火锅店用,不过她已经和贾大厨商量合作,准备开作坊批量生产。

这一次她把所有囤的面条都打包装好,要送到幽州给冬素几个吃。

当三姨母也背着一筐红薯干来的时候,一直在看热闹的沈大志坐不住了。

不顾朱氏的阻挡:“你还给他们送东西啊?那两个小贱种饿死在外面最好!”

冬素和林钟饿死在外面,看大房还怎么在她面前摆谱!

再说,林钟死了,大房就剩仲阳一个男丁,以后大房那家资,我家青牛也能争一争!

一听这话,胡金花上前就拿脏布塞朱氏的嘴,插腰骂道:

“你想死自己死去,别连累我们!”

“冬素可是王妃,你敢骂她贱种!不怕凌王府的人来拿你啊!”

凌王府的人要是在沈家村,她当然不敢骂,但现在不是没外人吗?

朱氏扯出脏布,上前就撒扯胡金花的头发,青牛眼疾手快地——关上大门。

母亲和奶奶打架骂街,他早就习以为常,只要别引来村民围观就好。

反正她们怎么打,也就扯头发挠脸挠脖子那一套,不会出人命的。

同样想法的还有沈大志,他背着筐子溜到厨房,和青牛相视一望,以朱氏和胡金花的骂喊叫骂声为背景音乐。

两人不断地往筐子里装盐、糖、茶叶、干货等物,装得满满一筐子。

不同的是心境,沈大志主要是怕蒋氏娘家人都来送吃食,而他这个亲叔叔无动于衷,肯定会被沈爷爷抽鞭子的。

青牛是真心想给冬素姐和大堂哥送些吃食,就连那个因为他喊一声‘小盼’就扯他耳朵的莫小盼,也不希望他挨饿。

挨饿多痛苦啊!比挨阿爷的鞭子还要痛!肚子像有一个大火球,烧得前胸后背都痛。

冬素姐没当王妃之前,他常常挨饿,为了一口吃的,他啥事都愿意干。

沈大志给青牛背上:“你送去,我送你爷肯定要骂。”

青牛嗯了一声,嘴唇嚅嚅低声问:“爹,你说大姐,在外面会不会也挨饿?”

沈大志愣了一下,要是以前,他会骂,别提那个丧门星!她在外面饿死也是活该!

但现在,沈大志不想承认自己后悔了,到底还是心中有愧。

对于大女儿,不管是当初要卖她去花楼,还是把病中的她赶出家门。

做出哪些事,他都不配当她的爹!

那时他太信朱氏的话了,落的父兄不和,亲女儿也不知去了哪里?

沈大志一声长叹:“你大姐聪明,不会饿到的。”

青牛不信,再聪明能聪明过冬素姐?

可惜他能力有限,年纪又小,想找大姐也没办法去找。

若沈冬月知道亲弟弟还挂念着她,一定给她莫大的安慰。

扬州城中,沈冬月摸抚着还未隆起的小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她以为自己滑过胎,极难再受孕。没想到来到扬州安顿下来,就有孕了。

丁启去找大鱼,商量往幽州送东西的事。

幽州贫苦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扬州城中的百姓听闻治理瘟疫的凌王妃,在吃醋布吃陈米。

反应跟长安北区的百姓一样,自发到官府去问消息,要捐粮捐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