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秋收玉米(1/2)
收完这两亩旱田,李富贵和刘铁柱还想去河边把李家的水田也一块儿收了,李父好说歹说才把俩人劝住。</p>
“河边那里就一亩地了,我们几个一天就干完,你俩还是赶紧忙活自己地里的事吧!不然不给你们换种子了。”</p>
李父没办法祭出大招,李富贵和刘铁柱才答应下来,“不去了不去了,听你的李叔。”</p>
李富贵帮李怀溪把最后一堆玉米杆抱上车,然后回头喊住刘铁柱道:“铁柱,你等等,咱俩搭伙干啊,这样干得快。”</p>
刘铁柱道:“行啊,赶紧干吧,要不下了雨就收不成了。”说罢俩人也不停歇,挥起镰刀干了起来。</p>
劝住了俩实诚人,李父带着三个儿子去了水田,一天时间收完了最后一亩玉米地。</p>
把所有的玉米收回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开始掰玉米。</p>
这边李父和李怀山站着把玉米从杆子上掰下来扔到身后,后面李母带着李怀溪和郑小菊三人坐在地上开始剥,李怀林则把掰了玉米的秸秆捆起来再一个一个码好。</p>
这些玉米杆捆好后可以倚在艾草墙上,以后下雨下雪的里面的艾草也没事,而且冬天毛驴得吃干草,这些就是提前备下的草料,等毛驴把叶子吃完之后剩下的杆子还可以用来烧火。</p>
在小庄村,不管是玉米杆还是麦秸杆都是一种资源,村民们总是能找到利用它们的地方,绝对不会浪费。</p>
李母带着李怀溪剥玉米,教给他怎么打玉米跺子。</p>
李怀溪静静的看着李母把玉米最外层的黄色硬壳剥掉,剥掉外面的一两层玉米皮后露出里面的叶子是软的。</p>
把这些软一些的叶子从玉米顶上剥开,拉到后面但不扯下来,而是就这样束到玉米的底部像个大尾巴。</p>
这个玉米放在一边,再剥一个一模一样的,然后把两个束好尾巴的玉米在中间打个结系在一起,这样玉米尾部相对两头朝外,就是一个玉米垛子的最小单元。</p>
在地上摆上木架子,离开地面三四尺的高度隔绝湿气。然后把这两个系在一起的玉米平铺到架子上,后面继续交叉着摆。</p>
就这样摆了十来个玉米之后,所有的玉米会头部朝外的围成一个圆,这就是玉米垛子的底座。</p>
后面的顺着往上摞就可以了,因为后面有玉米皮拉着,所以玉米垛子摞得高了玉米也不会掉下来,直到最后一人多高后玉米垛子会形成一个塔的造型。</p>
金黄色的玉米垛子中间高四周低,外部玉米之间互有缝隙,这样可以通风透气,即使下了雨也不会轻易发霉。</p>
而且每个玉米或多或少的都能晒到太阳,在风吹日晒下很快就能脱水晾干,等后面干透后把这些玉米挂在房梁上就可以了。</p>
学会后的李怀溪干的非常快,按照李母教的步骤不一会儿就在墙角垒了一个一人高的跺子,得到了李母好一顿夸奖。</p>
李怀溪快速垒塔,坐在旁边的大嫂郑小菊手里的动作则显得有些慢了。</p>
婆家能够种出这么大的玉米来,这对于郑小菊来说又是一次冲击,把每一个都拿在手里看一会儿后再一脸满意的剥开,还得伴随着一声声惊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