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来取朕甲胄来(4k)(1/2)

好书推荐:

军帐大营中。</p>

之前那个百户说的话,讲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p>

他们犹豫了。</p>

他们如果只是光棍一个,那么死了也就死了。</p>

可他们还要为自己的家人,为手底下的兄弟们考虑。</p>

身为长官,他们身上背负着可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性命。</p>

那名奉命前来的千户,冷冷看着那些明显生出退意的众人,沉声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了,你们难道要选择临阵脱逃了?”</p>

“实话告诉你们,这件事背后不仅仅只有廖将军!其背后更是所有咱们淮西将军的意思。”</p>

说着这名千户双手虚抱朝着高处拱手而拜。</p>

在场其他众人听到这话,无不是神情一凛,他们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千户。</p>

难怪他明明没有达到退伍的年龄,仍旧如此积极为这件要掉脑袋的事情奔前跑后。</p>

原来这件事背后的水,比他们藏得还要来得深。</p>

明面上牵头此事的是德庆侯廖永忠,可背后竟然是全体淮西武将的意志。</p>

在场一众校官相互看了一眼,均是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之色。</p>

只是话说到这个程度了,他们自知也不可能再下车了。</p>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

一众校官纷纷起身领命,各自回营做着出发前的准备。</p>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于此同时,另一边京城皇宫里,朱元璋早就已经提前洞悉了他们的动作。</p>

军机处。</p>

听着锦衣卫的汇报,朱元璋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底下的人竟然会造反!</p>

即便他们打着是清君侧、诛佞臣的口号,可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造反!</p>

朱标开口道:“好在杨卿早在这次改革之初,就和儿臣叮嘱过,他说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一定要时刻注意军中动向,要提前将任何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次如果我们发现晚了,怕是后果不堪设想。”</p>

历朝历代,在变法之时,都是最容易生乱的。</p>

尤其还是针对军队的变法。</p>

坐在一旁的徐达和汤和相视一眼,二人均是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p>

皇宫的禁卫不过数千,而此次发生哗变的右掖军足有数万人。</p>

在徐达和汤和他们看来,如果没有提前发现,对方突袭又发生在夜里,猝不及防之下,数万打几千,禁卫这边很有可能一触即溃。</p>

当然徐达他们并没有算锦衣卫,可锦衣卫的长处毕竟不在这方面,他们单体作战能力或许可以,可要是比战场冲锋的话,肯定是比不上京军那些正规军的。</p>

而且到时候只要是真让这些右掖军打入皇宫,不管最后结果为何,都是老朱不能接受的。</p>

朱元璋原本以为驸马都尉欧阳伦一案,杀了朱亮祖,已经足以震慑这帮子骄兵悍将了。</p>

可没想到,这一次朝廷只不过是要改制、裁撤老兵,竟然就有人胆敢煽动军队哗变。</p>

他们当这些大明的士兵是什么了?</p>

是他们的私兵吗!</p>

这也更加坚定了朱元璋军队改革的决心。</p>

朱元璋的目光逐渐凌厉起来,真当老子坐了十来年龙椅,就带不动兵了吗?</p>

“毛骧,取朕甲胄来!”</p>

上一次,朱元璋披挂上马,还是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起兵造反的时候。</p>

不好的记忆重新涌上脑海,朱元璋的脸色变得越发阴沉了,混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可怕的杀气。</p>

当初朱元璋也不想对朱文正动手,要知道老朱一开始可是一直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而朱文正也没有辜负老朱的期盼,洪都之战,朱文正死扛陈友谅60万大军三个月。</p>

正是这场洪都保卫战,才让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交锋中取得了一线生机。</p>

完全可以说,能赢陈友谅,朱文正居首功。</p>

朱文正原本完全有希望成为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朱元璋孑然一身在外打拼,见到至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p>

此时的朱文正已经成年,根据史籍记载“貌类高帝”。</p>

朱文正进入朱元璋帐下之后,朱元璋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而且给这个侄子取了“文正”这个名字,可以说是非常喜爱这个亲侄子。</p>

当时朱元璋并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日后的基业会如此大。</p>

因此当时的朱元璋,确实在将朱文正当成是自己的接班人培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给朱文正这个错觉。</p>

真要比喻的话,有点像朱棣对汉王朱高煦说的那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太子多病,汝当勉之。”</p>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汉王朱高煦上头了一辈子!</p>

最后和朱文正一样走上了谋反的道路。</p>

在这件事上,朱棣难道就没有锅吗?</p>

军机处。</p>

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朱元璋身上气场的变化,要知道在场几人都是朱元璋最为亲近的人,对他都十分了解。</p>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知道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