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四则运算(2/2)
这如何不让王月悯震惊。</p>
“很简单,我教你。”</p>
杨宪拿过一张空白的纸张,从上面分别写上0-9,十个阿拉伯数字。</p>
其实从刚才王月悯就想要问杨宪,这些字符是什么意思。</p>
拉伯数字,也叫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最先是公元6世纪在印度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在那里这种数字的字体有了变化,成为东阿拉伯数字。到了13世纪初,东阿拉伯数字经北非传入欧洲。在欧洲,这种数字又发生了变化,其印刷体也逐渐改成了拉丁字体,最后发展成西阿拉伯数字。</p>
其实阿拉伯数字早在元代,就已经由穆斯林传入中国,只是并未引起重视,也并没有传播开来。</p>
再者这个时候传入中国的阿拉伯数字,也是东阿拉伯数字。</p>
与现代阿拉伯数字(西阿拉伯数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p>
而西阿拉伯数字约于17世纪早期才由来华耶稣会士传入中国。可即便在那个时候,阿拉伯数字也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到19世纪后期才慢慢推广。</p>
因此王月悯认不出杨宪所写的数字并不奇怪。</p>
杨宪随即又在这十个数字下方,写上了数字相对应的汉字。</p>
“你是说你写的这十个数字,分别代表着零到拾?”这下王月悯有些看懂了。</p>
不过她还是不懂,这些数字与杨宪能够如此快算出结果有什么关系。</p>
接着她看见杨宪又开始在纸张上开始写写画画。</p>
“一横一竖,这个字符,代表两个数字相加。单一横,代表两个数字相减。两者交叉,代表两者相乘,也就是你们算筹中所讲的求积”</p>
杨宪十分有耐心,介绍完加减乘除的字符,等王月悯差不多消化了之后。</p>
这才开始在纸张上写下几个运算的例子。</p>
“这排列方式,好像和算筹有些相像。”王月悯开口问道。</p>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这就是我的算术方法。”</p>
“这些数字从左到右排列,从高位起按顺序读,比如1186,便代表一千一百八十六。”</p>
“两个数字相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相同数位对齐,其次要记着从个位数加起,个位满10则向十位进1。”</p>
杨宪一边讲解着原理,一边又写了几个例子,当面运算。</p>
直到王月悯基本上明白怎么回事之后这才停了下来。</p>
“减法与加法类似,同样是相同数位对齐,同样是从个位减起。唯一不同的便是减法是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p>
这一次王月悯明显接受速度更快。</p>
杨宪几乎才写了两个例子,她便已经能抢答出答案。</p>
“会九九乘法表吗?”杨宪忽然开口问道。</p>
“杨大人指的是《算经》上的方田吗?”王月悯有些不确定道。“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是这个吗?”</p>
“对,就是这个。”杨宪笑道。</p>
“你会这个,乘法和除法运算教起来就方便多了。”</p>
喜欢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