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锰矿与铁矿(2/2)
望着城门上方那“文明门”三个大字,苏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惜之情。他深知,这片土地上的华夏文明,曾经历过无数的苦难与摧残,但正是这些磨难,铸就了它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p>
随后,他收起思绪,与八娘一同步入城中,回到了书坊。掌柜的一脸和善地通知他们,程夫人正召唤他们去苏宅一趟。于是,两人相视一笑,转身踏上了前往纱縠行苏家院子的路途。</p>
那座院子,是程夫人精心置办的产业,它不仅是苏家的骄傲,更是孕育了宋代六大家族中三位巨擘的圣地。绕过纱縠行繁华的街市,穿过一条静谧的小巷,他们来到了院子的后门。</p>
轻轻推开那扇古老的木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智慧与梦想的时代。</p>
苏油悄无声息地踏进了门槛,仿佛连空气都屏住了呼吸,他的脚步轻盈得如同林间跳跃的松鼠,每一步都精准地落在青石板上,生怕惊扰了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更怕它们化作一片小小的风暴,扰乱了这方宁静的世界。</p>
这里,是大宋西南一隅,一座藏匿于岁月静好中的小康之家,其院落布局之精妙,恰似一幅缓缓展开的宋代水墨画。</p>
小康,这个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温馨光芒的词汇,在大宋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着不同的诠释与度量。而在眉山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小康的标准似乎被赋予了更为具体的轮廓——</p>
拥有六七百贯银两的不动产,加上每年如细水长流般稳定的三百贯收入,方能勉强勾勒出这户人家的幸福轮廓。</p>
而这份幸福,还需精打细算,五口之家,不多不少,方能在这繁华与简朴交织的年代里,寻得一方安宁。</p>
后世之人,常以土地兼并作为封建王朝兴衰更替的重要标尺,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表象更为复杂多变。在大宋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土地的价格似乎并不那么令人咋舌。</p>
一亩上好的水田,如同一块温润的碧玉,静静地躺在田野间,其价值不过一贯铜钱左右,与一年的收成几乎持平。</p>
这样的价格,对于免税的士大夫而言,无疑是购置田产的良机,但对于自耕农来说,却需要几年的汗水与辛劳,方能换回这份属于自己的土地,让梦想生根发芽。</p>
宋法之下,对士大夫免税田亩有着严格的规例,即便是位极人臣的宰相,其手中的土地也不能超过五十顷的界限,一旦逾越,便需按律纳税。</p>
这一制度,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既保护了百姓的权益,又限制了权力的滥用。然而,庆历新政的短暂松动,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吹散了这道枷锁,而公田开发的滞后,则让这场变革的果实落入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p>
喜欢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请大家收藏:()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