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算术注(2/2)

好书推荐:

苏油闻言,轻轻颔首,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如此,我们且继续深入探讨。除去材料之选,剩下的关键便在于工差之精细,这需得拥有超乎寻常的精密度量工具,方能确保每一枚印模皆如出一辙,完美无瑕。”</p>

“至于字体之美,则需请匠人专门雕琢,最好能寻得一位匠心独运的大师,或至少是一脉相承的匠人家族,他们的字体风格相近,程家在这方面素有美名,此事应非难事。”</p>

言罢,他转头看向八娘,眼中满是关切与劝诫:“八娘,此乃家族大事,你一人独力难支。实验中的每一份成果,都需及时与程太老爷、老爷以及你的夫君分享,让他们知晓你的努力与成果。你身为程家儿媳,更应注重家族和睦,避免误会,凡事共商共议,方为上策。”</p>

八娘聪慧过人,一听便明,含笑点头,但随即又眉头紧锁:“如今看来,这最难逾越的鸿沟,竟是你所说的工艺误差。这等手艺,恐怕整个眉山也难以寻得一二,真真是令人头疼。”</p>

苏油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事儿于我而言,却是最为轻松不过。你可记得村外石家,他家藏有一套《九章算术注》,我曾无数次翻阅,深感其中之法,足以解决此难题。”</p>

八娘闻言,眼眸瞬间瞪大,满是不可置信:“此言当真?”</p>

苏油略一沉吟,思绪如泉涌,条理清晰地解释道:“八娘,你且想,字模之大小,关键在于缺乏精细的量具。须知,书中大字,不过半寸有余。宋代一寸,约为三十点七毫米,一分则为其十分之一,一厘更细,仅零点三毫米。若有一把尺子,能精确至毫厘之间,用以度量印模,不合尺寸者,或弃或磨,如此拼凑出的印版,岂不是严丝合缝,天衣无缝?”</p>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数字的敏感与对工艺的热爱,仿佛已经将那精密无匹的印版展现在众人眼前,让人不由信服。 在那个充满墨香与纸张轻吟的书坊里,一场关于“微小”的革命正悄然酝酿。八娘轻抚着下巴,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望向苏油,那眼神仿佛在说:“精确到厘?岂不是比发丝还要细腻的刻度?这如何能目睹其真容?”</p>

苏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嘿,这就需要咱们来点智慧的火花啦!走,咱们回去,把这不可能变为可能。”</p>

回到书坊,八娘一声令下,如同指挥着一场精密的乐章,工匠们纷纷就位,等待着这位小小指挥家的下一步指令。书坊内,矩尺、圆规等工具琳琅满目,苏油则挑了一张足以承载梦想的巨大宣纸,准备绘制一幅前所未有的蓝图。</p>

然而,精确往往伴随着细致,寻常之笔难以满足这份苛求。关键时刻,八娘从她的细绘工具箱中,掏出了一支如同绣针般纤细的毛笔,这才算是找到了完美的“画笔”。</p>

喜欢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请大家收藏:()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