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万余户迁往辽东安家物资羡煞长安居民(2/2)
还有亩产400斤的玉米种子,亩产200多斤的水稻种子,有这种好种子在,再也不怕灾年了啊!</p>
这辽东郡王哪是神仙弟子,这是活菩萨啊!</p>
随后几天苏烈也带过来千余户,老封地的三村知道赵峥已经在发物资了,准备多时的他们也忍不住了,干脆都跑到长安来领物资准备出发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至于红薯地等不及出发的他们直接发卖给朝廷了,赵峥担保的。</p>
前几日绛州等地过来的百姓已经出发往辽东去了。</p>
赵峥这边已统计,第一批过去的绛州加宣传后慕名而来的有近6000户,苏定方从武邑带来千余户、原来封地有三千余户。</p>
自己第一年的户的迁徙计划好像已经达成了?</p>
还有那些世家子弟回去商议招募的还在路上,4个刺史之位,赵峥估计这些世家应该会心动,8000户问题不大。</p>
再加上这几天分发物资产生的轰动,也许自己第一年就能迁徙过去近两万户。</p>
这样平壤平原至少可占据一半左右。</p>
比自己想象的开端要顺利多了!</p>
赵峥这边还在忙于组织迁徙呢,李君羡突然过来相请:“大王,陛下有请,还请大王移步甘露殿!”</p>
“陛下找我?什么事情李将军知道吗?”赵峥好奇的问了一嘴,自己现在正忙着呢,按理说小事情,老登应该不会找自己的。</p>
“咳咳,这就不是末将能得知的了,郡王请上马!”李君羡轻咳了一下,然后请赵峥上马去宫中。</p>
赵峥也不磨叽,直接上马一路往甘露殿而去。</p>
甘露殿</p>
“赵峥来了吗?”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疏,但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p>
“陛下,还没到呢。”张阿难张望了一下门外回道。</p>
正想着,一直在守候的张阿难提醒道:“陛下,辽东郡王来了。”</p>
“嗯?”李世民抬起头果然看到赵峥远远的走了过来。</p>
李世民直接起身相迎:“贤婿可真是让朕一番好等啊!”</p>
赵峥那份五年规划就摆在了李世民的案头,里面许多政策李世民都是非常有见地的。</p>
这段时间因为赵峥比较忙李世民就没有去叫他。</p>
最近对于赵峥要在辽东实行的国策有了不少感悟,最近他又有了许多新想法。</p>
迫不及待想要跟赵峥交流一二。</p>
“陛下,何事唤我?”赵峥觉得最近没什么大事,应该用不着找自己才对。</p>
“你一身才学,却不愿显露,朕现在都后悔放你去辽东了!”</p>
李世民拿着马周誊抄的那份五年计划有些感慨道。</p>
这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不算什么秘密,就像后世的什么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会通报一样。</p>
如果不是受限于通讯条件,赵峥都想搞个新闻直播,现场给这些百姓画出一幅宏伟蓝图。</p>
毕竟百姓看到有奔头,才会更加努力建设国家不是?</p>
所以对于马周把这个给李世民赵峥也没觉得意外,因为这个很多在大唐根本实行不了。</p>
“陛下过誉了,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p>
赵峥也不是谦虚,这些都是自己去抄过来的政策。比起真正的五年计划,赵峥这个啥也不是。</p>
“贤婿过谦了,你写的很多东西对朕来说都很有借鉴意义。比如这土地国有化,观你所写,如果坚持这个国策不动摇,可以杜绝土地兼并。朕的大唐怕是没办法推行了。”</p>
土地兼并的话题,之前与赵峥讨论过,他也知道只要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后,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选择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秩序。</p>
大唐灭亡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崩坏。</p>
均田制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府兵制则是上层建筑。</p>
经济基础崩溃,府兵自然也随之崩溃,但是大唐的均田制崩溃是不可逆的。</p>
李世民想问政赵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避免这个问题。</p>
“陛下,上次也跟您说过,均田制崩溃不可逆,但是还是可以缓解的。”</p>
“上次你说的缓解之法朕已经开始推行了,但是这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世。”</p>
精耕细作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加上玉米、红薯、水稻等高产粮种自然可以让有限的土地承载更多的人口。</p>
但是这个只治标不治本,根本问题还是在均田制上。</p>
喜欢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