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辽东郡王半岛建国?(1/2)

好书推荐:

经过几场激烈的辩论,李靖李世积这些老将加上太子都支持赵峥封王。</p>

毕竟赵峥都能封王了,自己也是参与灭国战的,兴许陛下也能给自己封个王呢?</p>

哪怕死后追封也行啊!</p>

房玄龄很清楚赵峥带大唐带来的是至少50年的高速发展期,炼钢厂、玉米、农书、参与灭半岛三国,封个王并不过分。</p>

只是普通的郡王也不能酬其功,如果增加大量封地,岂不是成国中之国了?</p>

连魏征这个大喷子也觉得国公已经不能酬赵峥的功劳了。</p>

李世民决定给赵峥封王其实已经谋划很久了,他知道以赵峥给大唐带来的好处,封王是早晚的事情。</p>

早先之所以没封,是因为早早地封王了,后面怎么办呢?</p>

岂不是封无可封?</p>

而且封地的选择也是李世民很纠结的一个点,从大唐内部裂土肯定不太合适。</p>

正好看到赵峥对辽东之地这么执着,他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辽东封给赵峥!</p>

如今契机也到了,自己也可以把辽东丢给赵峥去折腾。</p>

“陛下,永安县公之功封王足矣,只是这封地该如何选择?”</p>

房玄龄担心的是李世民把一些富饶的地区分给赵峥。</p>

百年前的君臣佳话会不会因为后世人心变化而反目成仇呢?</p>

以赵峥的能力和手段,百年后这大唐会是这个诸侯国的对手吗?</p>

“朕意把辽东封给赵峥为封国,同我大唐郡王爵!”</p>

陛下的意思是直接把刚刚打下来的辽东封给赵峥?</p>

而且是实封建国?</p>

赵峥懵了,李世民怎么想把辽东给自己了?</p>

前几天不是还在讨论怎么划郡县,置都护府,移民实边?</p>

怎么突然又要把朝鲜半岛给我了?</p>

因为没钱,不想搞移民?</p>

“陛下是让永安县公去辽东建国?”房玄龄瞪大了双眼有些不可置信。</p>

“陛下,辽东建国非同小可,陛下三思啊!”</p>

魏征懵了一下,陛下今天没疯吧?辽东大唐辛辛苦苦打下来给赵峥?</p>

一时间百官哗然!</p>

程咬金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他现在都想好了,要去给女儿做做思想工作,得捞个侧妃的位置!</p>

自己一家好几个儿子,老大程处默继承家业,老二尚了清河公主不愁前途。</p>

自己如今做到国公也不过才得陛下允许荫二子而已。</p>

但是还有4个儿子呢,最小的程俊才5岁。万一出两个不成器的,还能让他去投奔下赵峥混个前程。</p>

一众武将异常兴奋,想着自己如果立下大功,会不会也有机会打下一片疆域封王而治,给子孙留下一个大大的家业?</p>

这可比封一个普通的郡王要离谱多了,大唐的王爵是封而不治!</p>

就是说,最多你享受这个地方的部分赋税,根本没有管理权。</p>

你的管理权最多只在你的实封的那么一小片地方,亲王也不例外。</p>

亲王想管理地方还得领个都督的官职呢,但是也不是说你就是国中之国了,管的不好,皇帝马上把你撤了,得宠点儿的还能换个地方。</p>

以李恪举例,贞观二年十岁的李恪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他能参与管理的身份不是蜀王,而是益州大都督!但是当时并未参与管理,因为他还去不了封地。</p>

贞观七年,也是去年,改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全是山东的)、齐州刺史,赴任一年,齐州就是今天的济南,这跟蜀地有个毛关系。</p>

他是以齐州刺史的身份赴任的,就是入朝为官。一旦做的不好被免官他就得离开齐州。</p>

贞观十年因为李世民提出分封建国的想法,李恪直接被免官了,改封吴王,任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p>

所以给赵峥的封王,才是现代人眼中的封王。</p>

这是真正的划疆而治,分封建国。</p>

大唐的亲王爵跟这个比,真是啥也不是!</p>

讲实话,李世民本身对自己儿子就有这种分封的想法,只是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没能成功实施。</p>

如今选择封赵峥,也算是试探。</p>

毕竟对赵峥如果封赏太小,就不足以服众。赏罚不明,谁愿意认你做老大跟你混?</p>

这种封法,如果是接触赵峥,看过大唐历史之前的李世民绝对不会有这个想法。</p>

谁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可以延续千年,甚至是千世万世?</p>

从赵峥口中的得出,后世王朝没有一个跳出300年王朝周期率后,他就有过一个想法。</p>

那就是要不要把儿孙往外分封,这些后代总有几个争气的吧?</p>

哪怕后期中央衰弱也不至于被异族欺负的天子九逃,国都六陷!</p>

肉烂在锅里总比被外人吃了好。</p>

这次也算是一次顺水推舟的封赏加试探。</p>

无论百官同不同意,赵峥这个辽东王他是封定了。</p>

一众大臣据理力争,但是李世民已经决心把辽东封赏给赵峥了。</p>

李世民的考虑是,以赵峥对半岛三国的厌恶,短期都是发展不起来的,这小子上位后别激出民变让自己帮忙收拾就不错了。</p>

</p>

如今大唐人口还未恢复,讲实话李世民包括一众大臣都是不想大动干戈迁徙百姓实边的。</p>

所以之前的朝会,除了李承乾根本没什么人支持他的政策。</p>

按照赵峥的想法,连续十余年这么投入,还要承担民变的风险,李世民还有一众大臣是觉得不划算的。</p>

李世民觉得还不如就地安置,直接置都护府来管理,每年收收税来的更加省事儿。</p>

唐初李渊定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也是无奈之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