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下一步战略夺徐州琅琊(1/2)
陈炎觉得这条件已经很不错了,这等于毕业包分配,搞不好有些学子为了为他效力,故意欠学费。</p>
邴原皱起眉来,细细思考,第一条没问题,第二条也没问题,只是第三条……好像有点强迫学子为陈炎效力一样。不过,他转念一想,欠钱总得还的,这些欠学费的,为陈炎做事也是应该的。</p>
“好,州牧此法倒是好,这倒也解决了学子没钱上学的问题。那教材呢?讲席具体怎么教?”</p>
“各课程怎么教,应由讲席做主,日后,每个课程的讲席可一起编着新的教材,届时书院就可以使用固定的教材来传授知识,就方便了许多。”</p>
邴原又提了些其他问题,陈炎也一一解答。</p>
“对了,刚才州牧还说到要兴办蒙学。”</p>
“正是,要进入书院读书,要求学子至少要识字,要识字,就得上过蒙学。这书院办起来,规模迟早要扩大,若蒙学跟不上,识字的人少,到时无学子可招,那就要麻烦了。”</p>
“不过,如今我财力有限,这蒙学也不敢大办,先在东平陵办个十个左右,待以后有了足够的钱粮,再慢慢扩大蒙学的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上蒙学。”</p>
邴原只是个纯粹的文人,没有那么多心思,他觉得陈炎此举对兴教化大有好处,连忙起身向陈炎行了个大礼:“州牧兴教化,功在千秋,我深为佩服,愿倾力助州牧,兴办书院和蒙学。”</p>
如此一来,邴原算是接下了这建书院的重任。原则上讲,他也算是出仕了,书院祭酒也是官职。不过,性质不同,不会影响到他的名声。</p>
“对了,这书院州牧想建在哪?”</p>
“当然是东平陵。”陈炎暗中嘀咕起来,总不能把书院建在朱虚吧?</p>
“对了,先生,还有一事。”</p>
“何事?”</p>
“康成公在家乡北海高密,若是可以的话,先生可去高密延请康成公担任书院名誉祭酒一职?”</p>
“名誉祭酒?”</p>
“哼,名誉上的祭酒,他无须打理书院事务,只是挂了个名,先生可再向其求几副字,待书院建好后,悬挂于书院的课室里。”</p>
“州牧这倒是好主意,凭康成公的名望,别说是青州了,就算是整个天下的人,都会蜂蛹而至。”</p>
这书院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