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当挂逼真正开挂之时(1/2)
pvc(聚氯乙烯)和水泥,基建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两大材料,前者是绝大部分管道的材料,后者更是现代建筑的基石。</p>
这两和高科技完全扯不上边的玩意儿,却是从氯化工路线起步向多晶硅迈进过程的副产品。</p>
氯化工路线它所产生的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从太阳能级到电子级,中间相隔了十二年。</p>
为什么?</p>
三个原因。</p>
第一,太阳能级,太赚钱。</p>
太阳能级和电子工业级,表面区别只在于纯度,可由于制备路线实现上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p>
于是对设备的要求,就不是一个量级的。</p>
但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工艺,而在于市场。</p>
97年起,阿美莉卡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点燃了世界的光伏市场,这个市场又因为环保等理念的提倡,成指数级的持续增长,产品严重的供不应求。</p>
生产简单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已经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没有政策导向的情况下,民营资本自然缺乏向电子工业级转变的动力。</p>
第二,太阳能级,太简单。</p>
单晶硅的拉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低,甚至可以说非常高。</p>
而国内的人才储备……在改开后那波关停潮里,可以说是流失殆尽。</p>
市场上当时根本就没多少专业人才。</p>
当初在峨眉半导体、洛阳中硅、华山半导体这种停产转产后保留下来的老三厂里,工作仅一年的普通操作工到了之江一带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厂里,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技术总监,而稍微有过几年经验的技术员,那更是各家老板所依仗的大宝贝。</p>
人才的技术高壁垒使得其培养是无法拔苗助长的,这就导致单晶硅在当时就不是市场玩家能玩得起的。</p>
更何况,单晶硅其工艺非常复杂,生长过程中的速度和维度必须稳定,因此单晶炉要有精密、稳定的上、下部分运行、转控制系统及温度自动调节系统……</p>
其设备、能耗、人工、原料、辅料……加起来和只做到太阳能级多晶硅为止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这就导致了单晶硅在本世纪前十年的华国,压根儿就没人愿意去做。</p>
单晶硅既然没人愿意去做,那作为它的前置产品电子级多晶硅,自然也就没人做了。</p>
而雪上加霜的是,当年施正荣在光伏上的暴富神话,给整个产业甚至整个华国的工业升级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激励,但也阻碍了电子级多晶硅的发展。</p>
以前的工业制造都是人工流水线安装制造及机床加工制造,真正的具有工业化制程概念由民企进入光伏产业开始的。</p>
光伏让民企知道了净化车间、工艺冷却水、温区控制、材料加工、晶体排列等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考虑的术语,这个行业让我们从单纯的机械加工行业到半导体行业有了过渡板,也有了产业升级的新突破点,整个社会的企业家无不在深入学习这样的理念。</p>
随着国外欧罗巴市场政策补助波动及货币利率差,产业具有投资盈利回报周期短、回报高的特点,当时几个人合资,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同时由于技术不透明及环保要求宽松等条件,于是光伏产业园暴增。</p>
整个产业链上,涌入了太多的玩家。</p>
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供大于求,多晶硅价格暴跌,价格从50万美元一吨到6万人民币一吨,这种惨烈的价格战让市场上没有一个赢家。</p>
这进一步的挤占了后期单晶硅的生存空间。</p>
第三,电子级不赚钱。</p>
因为电子级硅材料其易脆性,其运费是相当高昂的,当年从峨眉半导体厂运输出去,全程都得使用轿车而非货车。</p>
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滞后,导致华国产的电子级多晶硅在国际巨头的价格战下,没有本土的销路,要想远销海外,在几乎等同于材料成本的价值运费下,根本不可能实现。</p>
以上三个原因,归根到底的其实就是市场,就是没有本土半导体市场来支持上游原材料的生产。</p>
但是,这三个问题的根源再上一步,却又回到了工艺上。</p>
没有市场-工艺无法迭代-没有市场</p>
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罗圈架。</p>
能耗什么的都是扯蛋,是因为落后的工艺技术,导致华国的电子级多晶硅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对外无优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