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盐之道大有学问(2/2)

好书推荐:

以前她对格物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工匠师的勾当,但如今的白素素也重视起来,特别是对苏宸的格物研究,都充满了好奇。</p>

白素素凑到他身边,眸光盯着蒸馏瓶和过滤装置,指着它们问:“这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你又有什么鬼点子了?”</p>

“制造精盐啊!”苏宸理所当然回道。</p>

白素素狐疑道:“什么精盐?”</p>

苏宸解释道:“就是在粗盐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出更好的细盐来!”</p>

白素素有些不解:“市面上不是有细盐了吗?”</p>

苏宸吐槽道:“那算哪门子的细盐,只是体积变小了一些而已,矿物成分却没有改变多少!”</p>

白素素不明白“矿物成分”的含义是什么,目光怪异地看着苏宸,但想到他才名,绝不会无的放矢,又耐住性子问道:“你制作的细盐,比市面上的细盐,还要精细些?”</p>

苏宸点头道:“那当然了,不然我费这劲儿干啥!你就等着看吧,一旦成功制作出来,对比过后,你府上的存的那种所谓的细盐,都得扔掉了。”</p>

白素素并不相信,可看到苏记言之凿凿的样子,却又不得不信。</p>

如果他真的能炼制出质量更好的细盐,那么白家倒是也可以顺道经营一下盐商生意。</p>

从唐代时期开始,扬州盐铁使刘晏将原本由朝廷统一收购、运输、销售食盐的模式改为朝廷收购后转卖给商人,由他们进行运输和销售;自此,“盐商“这一群体正式在历史舞台中出现了。</p>

江淮一带是产盐的风水宝地,海岸带有天下最伟广阔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和“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在西汉时,“吴王濞封广陵(今扬州),煮海为盐”这是两淮盐业见于史籍记载之始。</p>

南唐之所以迅速崛起,经济富足,跟朝廷管控扬州、盐城、泰州、海州等盐地有关。但是六七年前,北周攻克了江北,两淮之地都被北周占据,赵匡胤夺周建宋之后,掌控了两淮盐场,补给中原黄河一带的经济,使得宋国不断富国民强。</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