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唐代梅瓶再现(1/2)
绺爷一件一件看过,然后就让崔栋梁鉴定。崔栋梁认真地、仔细地查看这每一件古董。其实他早就鉴定结束了,但现在是要装一装样子,否则让对方认为他们不专业,也不会鉴定。他不仅用眼睛仔细瞧,还用了放大镜,和鉴定仪器。</p>
第一件古董:白釉梅瓶,唐,高425,口径9,底径175。</p>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p>
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此件实物证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现。</p>
评估价值:154万元。</p>
第二件古董:花瓷罐,唐,高212,口径79,底径91。</p>
罐撇口,短颈,溜肩,腹略鼓,腹下收敛,近底处深刻弦纹一道并微撇,平底。通体施黑褐色釉,施釉不到底。罐身饰以三个连续的蓝色大斑块。</p>
此罐釉色乌亮,衬托着天蓝色不规则大片叶状块斑,鲜明活泼,类似这样完整的器形,在同类作品中较为少见,系河南鲁山窑所产花瓷中的精品。</p>
花釉瓷在古代文献中称“花瓷”, 是唐代瓷器工艺的新创造, 烧造花釉瓷器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目前已知,河南鲁山、内乡、禹县、郏县窑等均烧造花釉瓷器。</p>
此外, 在山西交城也发现烧造花釉瓷器的遗址。花釉瓷是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 在坯体上两次施釉,高温烧成。</p>
其特点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等地上, 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 多少不等,或规整,或飘洒。或深色釉衬出浅色斑, 或浅色釉地上饰以深色斑块, 互为衬托, 颇为醒目。</p>
评估价值:90万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