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打骨折(2/2)
在他们九点钟方向的空地上,露天摆放着一台三米高的巨大机床,大概率实在不好挪进展馆。
“喏,就这玩意儿,只要你想要,拿不出钱没事,有什么给什么,大米、土豆也成。”老王指着机床说。
≈lt;divcss=≈ot;ntentadv≈ot;≈gt;“这么夸张?”李建昆瞪眼。
“他们留在手上,不仅没用,还是个麻烦,万一相关部门审查,花这么多外汇引进一台用不上的机器,怎么交差?不如换成能用的东西,大米、土豆至少食堂能用,工人能吃吧。”
听听又有些道理。
这个历史事件,叫作“工业设备抢购潮”。
李建昆上辈子曾在资料中读到过。
在这一时期,我们有大批的企业拿着采购清单,跑去国外搜寻淘汰的二手设备,无数机械设备被引进回国,其中又以家电生产线最多。
我国家电行业也因此开启了“战国时代”,裹挟着一种既蓬勃又野蛮的姿态。
“阿里斯顿”这个称谓,想必许多后世的孩子也会有所耳闻。比如,美菱-阿里斯顿。
此时的人们,对于能在自己的品牌上加一个洋后缀,而感到兴奋不已。
目前市场上,有长风-阿里斯顿,长岭-阿里斯顿,北冰洋-阿里斯顿,伯乐-阿里斯顿……拢共九个阿里斯顿,全是造冰箱的,采购的是同一款生产线。
阿里斯顿,在这个国家龙生九子。放眼世界商业史上,也是独此一例的现象。
老王这次一起过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淘到点电冰箱方面的设备。毕竟,方便——现货,便宜——货主焦急出手。
不焦急的、不怕摊上事的,倒也有。
前世一九八七年,有关部门曾对汉江进行过进口设备普查,发现全市共有价值五千一百万的进口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基本都长时间闲置,有些甚至连包装箱都没拆开。
还有更盲目的。
川渝斥资八个亿,从小日子引进了一整套维尼龙生产设备,然而,运回来组装建成后才发现,天然气供应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即使把隔壁“重钢”的天然气全移过去,还不够一半设备开工。
西海引进了一套混凝土输送泵,结果发现都是三十年前的旧设备,除了标牌是新的外,其他部件都迈进棺材了。
…
诚然,这种缺乏规划的引进行为,造成了极大浪费,也消耗了大量外汇。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比如我国的家电行业,正是在这一时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崛起。
客观讲,这股引进热潮对于我国轻工产业的更新换代,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两人进入展馆后,里面既热闹,也冷清。
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摆满地面,然而除了站在设备旁边的、明显是货主的那些人外,逛客寥寥无几。
“好像一下又都不缺了。”老王感慨。
“还是有所顾忌吧,担心他们不会把好货拿出来卖。”李建昆说,不过他知道,有些地区是真的引进多了。
他俩一身光鲜,大摇大摆走进来,怎么看都来头不小,吸引了许多货主的目光,脸上都带着希冀。
老王开始踅摸他的电冰箱设备。
李建昆四处搜寻印刷设备的影子。
“还不少呢,不过……”不多时,老王摇摇头,没相中。
清溪电冰箱厂现在有一套一千万美金的电冰箱生产线,使得他的眼光变得极高,尽管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找生产线,只是想淘点辅助小设备。
“我连影子都没看见……”
或许是李建昆的运气不好,又或者印刷设备在引进程度上,没那么招人喜欢。
索性……
“喂,同志们!有没有印刷设备啊?”
人类有张嘴巴,就是用来交流的。李建昆扯着嗓子大喊,展馆内响起回声。
老半天没人回应,现场倒也多了些交谈之声。
“我们那儿好像有单位有多的。”
天籁之音传来,李建昆心头一喜,循着声音走过去。
说话的是一个带狗皮帽的大叔,操着一口麻花音。“不过这次没来。”
“没事大叔,能联系就行。”李建昆递过去一根华子,没几步路,运过来不费劲。
这就唠上了。
大叔来自天津,说他们那儿有家大型印刷厂,从国外引进了一套据说最先进的印刷设备,结果货拖回来一瞧,抛开设备款式和生产厂家不谈,和他们在用的设备,技术层次一毛一样。
纯白搭。
“你是嘛单位的?伱们要是愿意付外汇……”
“付外汇。”李建昆说,外汇于他,相较于其他人来说,属实谈不上重要。
“我感觉打五折他们都能出手!”
李建昆听成了打骨折,好像……也没多大差。
“大叔,这天儿还挺冷,我看现在过来逛的人也不多,不如找个馆子喝两盅温酒,慢慢聊。此事还要仰仗您呢。”
李建昆趁着握手,塞过去一包华子,熟练得让人心疼。
“好说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