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余波与布局(1/2)

好书推荐:

战胜日本的消息传到京城,全国上下为之振奋,尤其是边境的百姓,更是松了一口气。张宇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未来的道路依然艰难,但他深信,只要继续巩固大清的内外实力,便可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p>

加强内政:稳定民心与发展经济</p>

张宇深知,战胜敌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国家的长久安定。他迅速着手开展一系列经济和民生改革,将目光投向改善百姓的生活,确保在动荡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并且发展。</p>

他首先针对因战事而遭受损失的边境地区下达了安抚和重建的命令,派遣大臣负责物资调配,确保受战火影响的百姓可以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张宇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在边境和贫困地区,大力推广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期望通过提升农业产量来缓解粮食压力。</p>

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张宇下令减免部分商税,鼓励商人开拓新的生意往来。由于大清当前局势稳定,他还邀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技术专家和商人,以技术交流为由吸引他们前来大清。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大清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还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失业和经济压力。</p>

系统对张宇的这些政策评价极高,并奖励了一个新的技能——“国运昌隆”,大大提高了大清的农业产量和商业繁荣度。这一技能使得张宇的每一项经济措施都更加奏效,甚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p>

继续军备:强化防御力量</p>

与此同时,张宇在朝堂上提议扩建军备,不仅要增强现有的兵力,还要改进火器和防御设施。他的提议得到了文武百官的支持,尤其是刘文忠等重臣,纷纷表示愿意出资支持军备建设。</p>

在系统的帮助下,张宇引入了更加现代化的军备建设方案,尤其是在火炮和步枪方面进行改进。张宇建立了一所“军备研究所”,集中全国资源,专门研究火器和防御工事的改造。他亲自督促,并将一些优异的年轻学者和军工匠人招至京城,鼓励他们尽情发挥才能,为大清打造出更加先进的军事武器。</p>

为了确保军备建设的资金供应,张宇提出成立“国家建设基金”,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军备和边境防御。他还特别设计了奖励制度,对在军备研究上有突破性进展的学者和工匠予以重奖,以激励他们在研究中不断创新。</p>

密会朝臣:筹划对日反击</p>

张宇的心中始终不曾放下对日本的警惕。他意识到,尽管眼下日本的扩张野心暂时受挫,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他开始秘密筹划一场针对日本的反击计划,召集了一批心腹重臣密谋对日策略。</p>

“我们需要反守为攻,不仅在边境设防,更要将日本逐步逼回去,削弱他们的实力。”张宇在密会中冷静地说,“未来,我将制定一系列战略,确保我们占据主动,绝不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p>

在他的策划下,朝廷秘密增派了几支精锐部队,分布在与日本接壤的边境要地。同时,他命令探子不断搜集日本的最新情报,将日军的兵力布防、后勤供应、和补给路线一一查清,形成详细的情报网络。</p>

系统在这个关键时刻提供了一个新的功能——“军事演练模拟”,可以帮助张宇根据敌方情报进行虚拟的战场模拟,预测不同策略的效果。这项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决策效率,使他能在战事策划中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准确判断下一步的行动。</p>

外交结盟:赢取支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