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人口基数决定人才密度(2/2)
将军渡是从一座镇子升级为城市的,东北农村的住宅形势决定了城里一定会很拥挤。</p>
在东北农村,随便一户人家的院子都有几百平米,大一些的上千平米也不少见。</p>
有些原住民已经把自家的后院和前院卖给外来的人盖房子居住,不过也有一些人家依旧保留着自家的前后菜园。</p>
陈芝国已经开始着手把政务中心向安江新城迁移,法务委员会也准备一同迁过去,只有经济委员会出于安全考虑把总部设在了将军渡。</p>
经济委员会的负责人名叫聂千里,是岭东一所211院校的经贸学院院长,跟着宋老虎逃难到青阳后,一直在泰利居住。</p>
李守政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人才,很快就把他推荐进入经济委员会主持货币发行工作。</p>
和聂千里一样,很多从各地逃难到青阳的人才都是通过人口普查被一一寻找出来,然后加入到青阳的各个系统当中,整个青阳也因为有这些人才的加入发展得更为迅猛。</p>
当青阳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刚刚统一了东极三县的李化北却因为人口问题而发起愁来。</p>
整个东极三县的面积足有三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中原地区好几个地级市的总和,可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却只生活着十几万人口。</p>
前一阵子刚刚结束的统一战争虽然消灭了东极县和三江口县的两个地方势力,但也导致了大量青壮年男性死亡。</p>
现在李化北手下的东府兵团总兵力只有两万人,而且随着收获季的来临,大部分士兵都要回家参与秋收,他手里真正的常备兵力只剩下三千人左右。</p>
李化北最为忧心的不是部队人数,而是因为大量的人口都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其他行业发展缓慢。</p>
东极三县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有的只是一望无际适合耕种的肥沃农田,所以这里需要的绝大部分物资都需要和周围的各方势力进行交易,其中就包括乌拉汗江对岸的苏俄人。</p>
苏俄人手里有铁矿,宁昌盛产煤炭,而西北方向的几个县市能为他们提供其它生活物资。</p>
可光是要把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运回来,就已经让李化北绞尽脑汁。</p>
因为运输工具的落后,导致每次进行物资交易的时候都需要大量人手,李化北必须要调整好自己手里的每一份人力资源,稍有不慎就容易影响运输进度。</p>
人手短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有技术的人才也会随人口基数而减少。</p>
毫不夸张的说,东极三县拥有全华夏最好的农民,可其他方面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p>
李化北刚统一东平县的时候,就建起一个铁匠铺,可惜搜遍全县也只找到几个会打造农具的老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才勉强带出来一批能打造兵器和简单护具的铁匠。</p>
喜欢全球断电:重返冷兵器时代请大家收藏:()全球断电:重返冷兵器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