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且战且退(2/2)
周瑜的目光在沙盘上缓缓游走,仿佛能穿透千里之外的战场,直达那楚军统帅的心灵深处。他轻轻叹了口气,那沉思片刻的宁静,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云变幻。</p>
“西楚大军,”周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似乎带着千钧之重,“他们的将领、士卒,乃至那统帅与智囊,此刻皆应被我等撩拨得怒火中烧。他们如同被激怒的野兽,蠢蠢欲动,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如潮水般涌来。”</p>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仿佛已经预见了一切。“吾深信,他们必将紧随吾等之步伐,如同被猎人牵引的猎物,一步步踏入我等的陷阱。”</p>
</p>
而,周瑜的脸上却并未露出丝毫得意之色。他的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抹忧虑。“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唯有谨慎行事,方能引领他们步入我等精心布局之最终战场。”</p>
贾协龙轻轻摇晃着酒杯,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在柔和的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缓缓开口:“诸位,听我一言。若非为了那最终的一着妙棋,‘龙狼骑’本可在东汉广袤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削弱西楚那百万雄师的锐气。时至今日,敌军看似毫发无损,实则已有两成将士倒在了伤痛之下。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心中的那份冷静与从容,已随着战火的洗礼而渐行渐远。”</p>
赵云微微颔首,眼神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缓缓言道:“诚然,西楚麾下的二十万轻骑兵,其骁勇善战,实乃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的速度与战术,与我麾下的白马义从相比,确有过人之处,双方若交锋,必是一场龙争虎斗。不过,若论及与龙狼骑的较量,那二十万轻骑即便训练有素,终究难以匹敌。”</p>
“战马虽疾,然血脉之力,非训练所能及。无论是魔龙还是血狼,其血脉之威,自有一股天生的压制之力,让他们的战马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所以其实西楚大军已经不是我们北秦帝国的对手。”言罢,赵云看着远方的夜空,思绪似乎在想着远在某一时空的蜀国。</p>
</p>
西楚“烈阳军”的临时中军营帐之中。</p>
项伟奇、罗文昊、齐万鹏、侯如贤、马延忠、余咏莲六人围坐在战术沙盘之前,桌上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与美酒糕点,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他们或举杯轻酌,或细品佳肴,言谈间流露出对即将来临的挑战的期待与决心。</p>
沙盘之上,山川地形、敌我态势布局清晰,仿佛一场无声的战役在此上演。六人的目光时而凝聚于沙盘上,时而交汇于彼此之间,透露出深沉的默契与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是心灵与智慧的碰撞,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征途将充满无限可能。</p>
项伟奇轻抚着鬓角,那微微颤抖的手指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忧虑与无奈。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在试图将胸中的郁结一并释放。终于,他沉声道:“虽然我极不愿直面这个残酷的现实,但不可否认,我们西楚大军,此刻已然深陷北秦‘龙狼骑’的铁蹄之下,战场的风向标完全倒向了他们的旗帜。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束手无策,无法挣脱这令人窒息的困境。这才是最为棘手,最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p>
他的声音里夹杂着无奈与不甘,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氛围,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p>
罗文昊微微蹙眉,沉思良久,终缓缓开口:“此刻,确乎无甚妙计能助我等脱困。然而,恰似棋坛高手对弈至酣畅处,棋盘之上,双方正竭力屠戮对方之‘大龙’,耐力稍逊一筹者,必败无疑。吾辈之转机,便在于北秦雄师设饵之时,若能窥得其一丝破绽,那便是我们发起绝地反击的绝佳契机。”他的话语中,既有对现状的无奈承认,又蕴含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仿佛在那紧张对峙的氛围中,注入了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志。</p>
齐万鹏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龙狼骑’确乎是北秦太子赢苏辰麾下的三大亲卫军之一,其战斗力之强悍,不仅在炎黄大陆东部鲜有匹敌,即便放眼整个大陆,亦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这股力量,犹如龙吟虎啸,令人闻风丧胆。”</p>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而是整个北秦的精英与骄傲。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坚持不懈,以不屈不挠之志,与之一较高下。在无数次的交锋与碰撞中,我们必须细致入微,寻找他们的破绽与弱点。唯有如此,方能给予他们致命一击,改天换地,逆转乾坤。”</p>
“时间紧迫,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战胜‘龙狼骑’,摆脱他们的阻截。更要确保在约定之日,准时抵达‘封狼关’。那里的战局,同样关乎生死存亡。如果我们西楚大军不能赶到的话,那南赵大军恐怕也会落入北秦帝国的算计之中。”</p>
其他将军亦是纷纷颔首,表示赞同。此刻局势虽如悬丝般岌岌可危,但身为西楚帝国的铁血战士,他们胸膛中跳动着的,是永不熄灭的骄傲之火。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坚信,唯有至死方休的那一刻,他们的斗志与希望才会真正熄灭。而这份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正是西楚帝国屹立不倒、威震四方的力量源泉之一。</p>
喜欢天道叁之炎黄战纪请大家收藏:()天道叁之炎黄战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