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唇亡齿寒(2/2)
“只要东京城不失守,那东汉帝国就不会崩溃。不然的话,现在只要北秦帝国大军所至,我们各州县肯定是望风而降。”李广镜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悲凉和无奈,他深知北秦帝国的强大和残暴,也清楚各州县在面对强敌时的脆弱和无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p>
西楚帝国,在其南部三江汇聚的平原地带,白沙城静静地伫立于世,仿佛是时间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也是炎黄大陆东部区域南边最丰饶的城市。</p>
白沙城,这座城池以它洁白如银的沙粒而得名,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时,整个城池便会被柔和而神秘的光线所笼罩,宛如梦境中的仙境。</p>
城墙由坚固的青石砌成,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与沧桑。城门上高悬着“白沙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是历史的痕迹,也是荣耀的象征。</p>
城内,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从精致的丝绸到珍稀的药材,从精巧的玉器到锋利的兵刃,应有尽有。在城的中央,有一座巍峨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那是西楚帝国的开国皇帝,他骑着战马,手持长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p>
此时,在西楚帝国皇宫之中,骄阳殿之内。</p>
项伟隆,威震四方的西楚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过殿内繁复的装饰,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耳畔:“诸位爱卿,东汉帝国的求援信,你们都已经看了。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急切与绝望,无疑是在向我们西楚发出求救的呼唤。我们西楚要如何应对,是坐视不理,还是伸出援手?你们一起来说说看,我们西楚是否出兵救援呢?”</p>
骠骑大将军项伟奇,面色凝重,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中:“陛下,臣弟以为,我们必须要出兵救援东汉。其原因有三。其一,北秦帝国自从太子赢苏辰回归之后,他麾下三大亲卫军——‘金龙卫’、‘龙狼骑’、‘逆鳞军’,战力之强,已然超越凡俗。这三大军队所向披靡,将东汉帝国可战之军全数击败,其意图统一炎黄大陆东部的野心,犹如烈日之下熊熊燃烧的火焰,昭然若揭,令人无法忽视。”</p>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其二,东汉帝国若亡,北秦帝国将如虎添翼,其势力范围将进一步扩张,直至威胁我朝边境安宁。唇亡齿寒之理,陛下岂能坐视不理?其三,出兵救援东汉,不仅是为了盟友之情,更是为了我朝未来的安危。若任由北秦帝国一统东部,我朝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后果不堪设想。”</p>
兵部尚书罗文昊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望向御座上的帝王,语气沉稳而充满忧虑:“陛下,臣以为,面对东汉帝国当前的危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救援之心,人皆有之,但更需审慎考量我朝之实力与南赵之立场。昔日,东汉、西楚、北秦、南赵,四国鼎立,合纵连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交织着无数恩怨情仇,每一举动皆需谨慎权衡。”</p>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臣担忧的是,若我朝盲目行动,不仅可能耗尽国力,更可能落入他国设下的陷阱。南赵的态度尤为关键,其是否愿意与我朝联手共援东汉,亦或是选择坐观成败,乃至借机扩张,皆是我等需提前谋划之事。”</p>
接着,西楚的诸位朝臣纷纷起身,各抒己见,朝堂之上顿时化作了意见的海洋,波涛汹涌,争论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战鼓催征,激昂澎湃;有的则温婉细腻,犹如春风拂面,和风细雨。他们或站或坐,或挥手或顿足,仿佛要将心中的想法全部倾泻而出。</p>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升温,争论愈发激烈。有的大臣面红耳赤,情绪激动;有的则眉头紧锁,沉思不语。不过,在这混乱与喧嚣之中,却透露出一种令人欣慰的景象——那便是西楚的朝臣们对于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他们虽意见不合,但都是为了西楚的将来而尽心竭力。</p>
最后,项伟隆缓缓站起,目光如炬,穿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他沉声言道:“朕意已决,我西楚此番必当挺身而出,共赴国难。项伟奇与罗文昊,尔等将率我西楚精兵,携‘烈阳军’之威,出征百万,不仅要将东汉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更要让北秦见识我西楚的铁血军威,让天下人皆知,我西楚,非池中之物!”</p>
“喏!”众臣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殿堂之上,仿佛已经预见了那即将到来的辉煌胜利。项伟隆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大手一挥,沉声道:“即刻准备,朕要与你们一同见证这历史的一刻!”</p>
喜欢天道叁之炎黄战纪请大家收藏:()天道叁之炎黄战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