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431节(1/2)

好书推荐:

溥古道:“将军,前方宋军有数万兵马,现在都聚在城下。要想攻破,非一朝一夕之功。”</p>

古匿有些不悦:“今日如此顺利,怎么不能乘胜追击?若兵力不足,我可以请求再派些兵来。宋军在乾宁军一带,有八万兵马,我们十万骑兵总是够了。”</p>

溥古道:“将军,宋军猥集一处,还是极难缠的。想胜他们,最好能让他们散开,各个击破。今日破了宋军两座军营,他们与后面的军营聚在一起,并不好打。”</p>

古匿点了点头,沉吟一会,道:“既然如此,这两日你便休整一番。等后面大军来了,再与宋军作战不迟。我们大军已占长芦镇,等从那里渡河,与你军一起南北夹击。”</p>

溥古急忙称是。今天最后与谢池作战的时候,溥古感觉得出来,宋军一旦摆好阵势,其火力是非常凶猛的。自己要想攻破,可不容易。最好的办法,还是像今日凌晨一般,突然袭击。列阵而战,实在不是契丹的长处。不擅长攻城,不擅长列阵而战,契丹的办法不多。</p>

聊了一会,火上架着的羊熟了。兵士端了酒进来,为众人摆好酒碗。</p>

溥古道:“这是今日缴获的宋军美酒,极是力气大。一口入肚,便如吞了火炭一般。将军千万多饮几杯,吃些肉。这酒不常得,今日极是运气好。”</p>

古匿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连连咂嘴道:“果然好酒!今夜不醉不归,为你们庆贺!”</p>

第二日,孟学究带了自己属下三团,从城南移动城北,与谢池的三个团鼎足而立。杨途除了守城之外,属下的另两个团,作为军队的预备部队,随时应付突然事情。</p>

经过了昨天的一场败仗,马怀德不敢再大意,</p>

不能慢慢完善自己的指挥机构了。手下各团,也不再分散驻扎。周边空着的村镇就空着好了,各团互相策应,与契丹军队相对。</p>

驻下营房,孟学究到了外面,选了一处高地,拿起望远镜看数里之外的契丹军营。仔细看过,观察好了周围的地形,才回到自己帅帐里。</p>

不多时,周正海和邵海两人过来,求见孟学究。让两人进了帅帐,各自落座。</p>

周正海道:“师主,对面的契丹人没有出兵,而是驻在那里。看来他们并不急着求战,而是要与我们长期相对。看那边的样子,不下五万人,着实大意不得。”</p>

孟学究道:“契丹远道而来,粮草运输不便,怎么会与我们长期相对?依我看,是昨日他们与谢池战了一场,没有讨到便宜,只能暂时停战。想来是等后方大军支援,来了援军,必然还会猛攻。”</p>

邵海道:“若是如此,我们该如何应对?乘契丹大军未到,不如径直前出,与他们战上一场。”</p>

孟学究摇了摇头:“且看太尉如何安排吧。我们现在数支大军聚在一起,必须统一行动,才能有效抵御契丹人。我们只有三万多人,面对五万契丹骑兵,紧紧聚在一起才好。”</p>

周正海和邵海两人点了点头,放下心来。他们划到孟学究手下,生怕孟学究好战,硬要上前与契丹人战一场。两军对峙,一时间没有战事,就安全了许多。</p>

几个人饮了几杯茶,邵海道:“师主,数万大军聚在这里,是今年最大战事了。”</p>

孟学究道:“应该是了。自从契丹人入境,攻城不利,一直在寻找跟我军野战的机会。这次我们主动应战,他们必然不会放过。很可能契丹会派大军来,与我们在此决战。”</p>

两人吓了一跳。周正海忙道:“依学究看来,契丹能派多少人到这里?”</p>

孟学究想了想道:“我们在乾宁军,若是兵力集中起来,加上李惟贤太尉所部,共有八万人。契丹要想胜利,派十万大军来也不稀奇。依我估计,这一场战事可是不小。”</p>

周正海看了看邵海,暗叹口气。自己这些河北路禁军,多年没有战事,本就是松垮惯了。今年一年整训,士卒练得差不多,军官却远远没有完成。在现在朝廷禁军中,属于最弱的档。可面对强敌,帅司把自己这些人派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p>

旁边的河间府,有刘几和刘兼济的十万大军。不派他们,却派这些河北路禁军,难道是故意向契丹示弱?契丹大军入境,示弱有什么意义?</p>

这些日子,这些到乾宁军的将领一直在讨论此事,也说不出个道理,只觉得自己倒霉。</p>

说一会闲话,孟学究道:“这两日没有战事,你们不可懈怠。把周围地理观察好,做好如果与契丹作战的计划。越细越好,将来必有用处。”</p>

周正海道:“这一带一马平川,连个土堆都不易找,还要做什么计划?契丹人来战,与们交战就是了。我们只要紧守军营,纵然契丹兵众,也拿我们没有办法。”</p>

孟学究道:“即使平地,有计划和没计划,也是大不同。军中都有火炮,如何布置,才有最大的杀伤。所部步军,如何与炮兵协同作战。如果契丹退走,骑兵如何追赶。一切都要计划好,不要事到临头了才临机处置。时间紧了,能不能做出对的选择,可是难说得很。”</p>

周正海和邵海一起叉手称是。孟学究说的,都是在军校里学的内容。不过河间府军校时间短,讲的内容不全,考试也不严,很多将领学的并不怎么样。哪怕记得这些,也不觉得自己真正带兵要用。</p>

第55章 不重要的战场</p>

河间府帅司,杜中宵把乾宁军来的公文放在案几上。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对一边的刘几道:“马怀德把手下所部分成三师,指认师主,摆开了阵势。契丹人第一天胜了两场,第二日并没有进攻。”</p>

刘几道:“契丹停了下来,倒是出人意料。还以为他们胜了两阵,会接着进攻呢。”</p>

杜中宵道:“第一天最后攻谢池,契丹人吃了个闷亏。如若不然,他们第二天怎么会停下来?现在看来,契丹有可能在那里等着调兵,等大军到了,再进攻乾宁军。”</p>

正说着话,富弼从外面进来,道:“刘兼济所部,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救乾宁军。”</p>

杜中宵摇了摇头:“暂时先让他准备着吧,不必急着去。等到契丹人把城外的军队战胜了,开始围城的时候,再去救比较好。如果契丹人做不对,就让马怀德跟契丹人战一场。还有,命令李惟贤所部,立即向乾宁军进发,与马怀德合兵一处。契丹可能增加军队,我们不能只靠马怀德的四万人。”</p>

富弼一怔:“如此说来,乾宁军以南,就不布置军队了?”</p>

杜中宵道:“倒也不是。朝廷派出的骑兵,已经到了德州,过几日就会到永静军布防。有他们,李惟贤就不必再守南边了。现在看,契丹很可能派大军攻乾宁军,与我外面大军交战。马怀德所部都是新近成军,战力还不能够指望,多些人总是好的。”</p>

刘几道:“沧州来的消息,契丹军队已经围城,不过攻城不顺利。城中火炮威猛,契丹人根本到不了城下。纵然曾经不计伤亡,派人蚁附攻城,面对城上火枪,也没有半分用处。”</p>

杜中宵点头:“这一仗最要紧的,就是沧州城能不能守住。如果沧州城守住了,契丹人此番南下就无寸功,只怕想走也走不了。沧州那里攻城不顺利,契丹更有可能调兵去乾宁军。”</p>

几人走到桌前,看着上面铺的地图。杜中宵道:“契丹从信安军而来,而后过黄河,直奔沧州。侧翼渡黄河攻乾宁军。第一次渡河被发现,立即就被打了回去。第二次夜里渡河,突袭我军成功。如果他们攻沧州不顺的话,很有可能会调大军到乾宁军附近,与我军大战。人哪,不撞南墙不死心,到现在契丹人还是认为自己野战强过我军。乾宁军那里,有数万大军,他们怎么会放过呢?所以接下来的战事,很可能就是乾宁军那里。南边有守军,我们把今年河北路整训的军队,就全部调到乾宁军,与契丹战上一场。”</p>

富弼有些担心:“河北路禁军只整训一年,军官不足。他们与契丹人作战,会不会发生意外?”</p>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军官了,只能让河北路的禁军自己选人了。现在与契丹军队作战,主要目的,是拖住契丹军队。等我们其余军队准备好了,断其归路。派其余的几军去,怕把契丹人给吓跑了,河北路禁军正好合适。他们战力说强不强,与契丹对阵,恰是刚好。”</p>

富弼不说话,明显心中不忍。知道他们战力不强,还派上战场,心里那关过不去。</p>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不如此做,契丹大军受挫,很可能就退回去了。他们全是骑兵,退了我们想追也难。四十万大军,能够聚在幽州,是难得的机会。不能抓住机会,把他们全歼,说不过去啊。而且河北路的禁军虽然军官不足,体系还不完善,战力也不要小看了。只要将领用心,指挥得当,契丹军队也难说会占到什么便宜。马怀德已经重新编组过,全军聚在一起。依我看,加上李惟贤所部,契丹哪怕出动十万大军,也不一定能占上风。”</p>

看富弼不信,杜中宵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也不分辨。</p>

现在看得出来,契丹军队的战力,与新的宋军有根本的差距。哪怕河北路禁军时间不足,军官也不完备,也不是契丹军队能比的。士卒训练了一年,其实已经够了,现在缺的是指的挥。军官不足又怎么样呢?在战争中,人才会很快成长起来。八万人的部队,能够练出一军来,也不是契丹能对付的。</p>

为了吸引住契丹人,杜中宵并不介意牺牲掉沧州。要想围歼数十万契丹军队,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沧州如果能守住,就是此战的大功臣。</p>

战兵四十万,签军四十万,为了供应他们,会把契丹国力抽空。让他们多留在宋军一天,契丹国力就弱一分。等到宋军进攻,就由摧枯接朽一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