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312节(1/2)

好书推荐:

富弼道:“自然该如此。听说五代战乱,许多民户逃到了南边大河两岸,军兵过去,说不定就会回到城里来。这一路走来,我们都看到了,每座城池都显得冷清。”</p>

杜中宵道:“是啊,西域本来人户不多,连经战乱,还能剩下多少人?这一带人口最多的就是高昌周围,其他城池都没有几户人家。说实话,占了这里,朝廷不知要投入多少钱进来。”</p>

富弼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p>

从进伊州开始,一路打下来,看见的情况难说乐观。由于商路断绝,唐时繁华的大都市早已经破败了,人口稀少。特别是吐蕃打进来的时候,曾经大量迁移人口,一两百年都没有恢复过来。</p>

直接向这里迁移人口不用想,宋朝不是汉唐,要移民只能用厢军的形式。现在军队大规模整训,哪里有那么多厢军?直接招人,朝廷财政支撑不了。</p>

说到这里,杜中宵道:“其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修路。朝廷新建了筑路厢军,不过没有多少会分到西域来。前些日子抓的黑汗俘虏,不知能不能跟前边的党项战俘一样,用来修路。”</p>

富弼摇头:“不容易用。黑汗不是党项,这些人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又有宗教习惯,他们在国内的时候,日子过得也并不特别艰难。再想跟用党项人一样,让他们吃得好,只怕不满意。”</p>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富弼说的是实情,黑汗有自己宗教,本是农牧兼有,地理条件好,又在东西交通的路口上,日子过得比党项好多了。靠着让他们吃饱饭,就努力干活,只怕是不行。</p>

想了好一会,杜中宵突然发觉,抓的数万黑汗战俘有些多了,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处置好。让他们在西域做劳力,难于管理,会惹出事端来。直接放回去,有些可惜,总要黑汗付出代价才好。</p>

富弼道:“先把人关在高昌和伊州一带吧,等到了疏勒,再与黑汗王谈。如果他们给足够好处,也可以放回去。对黑汗来说,数万人不是小数目,他们应该愿意赎回去吧。”</p>

杜中宵摇了摇头:“也只好如此了。不过在放回去之前,还是让他们修路。从伊州到这里,一两千里路,实在过于遥远。没有铁路,这一线的城市只能驻军,城外根本管不到。”</p>

从龟兹开始,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铁路的走向。如果山南以于阗为目的地,则可以沿塔里木河的支流,一路向南直到于阗。如果是以疏勒为目的地,则应该向西。不过这都是杜中宵走后的事情,他也就是想一想,不会刻意布局了。从伊州修铁路到龟兹都不知何年何月,哪里管得了那么久远。</p>

大军在龟兹歇息了两日,便一路西行。前边张岊带的骑兵畅通无阻,黑汗又没有实力再派出大股军队,之后的城池确实没有什么驻军了。</p>

到了十月底,杜中宵的大军终于到了疏勒,这座三面环山的富庶之地。这里是东黑汗的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巴拉沙衮,治下有近万户人家。伊利克与哥哥关系较好,一直常驻这里。</p>

疏勒比较靠南,气候比伊州和高昌温暖得多,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并不特别寒冷。</p>

进了城池,看着繁华的街道,杜中宵对富弼道:“我们在西域走了数千里,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这座疏勒城了。想来也是,唐中期没落后,这里没有被吐蕃占领过,人口没有迁移向他处。”</p>

富弼点了点头:“那时于阗还强盛,与黑汗争夺这里近百年,最后被黑汗灭国。此地是黑汗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周边许多王室,不可小视。前边败了之后,听说王公贵族出逃,市面倒是没有损坏。”</p>

一边的张岊道:“黑汗王公出逃,带走了许多宝物。我带军入城后,封了他们那些地方,到里面查看,已经没有什么宝物了,委实可惜。这里还是伊利克常驻的地方,不过我们来了,他的家人已逃了。”</p>

杜中宵笑道:“如果黑汗不纳贡称臣,回去的时候,就带伊利克回京城。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人没什么用处,但对黑汗来说,却不可缺少。我听说黑汗汗王兄弟不睦,伊利克与大哥交好,二哥却不跟他们来往。黑汗王少了这个弟弟相助,又损失大量军队,内政岂能够安稳?”</p>

张岊连连点头:“节帅说的不错,我来这里之后,召集本地乡绅说话,他们也是如此说。黑汗王跟二弟博格拉汗不合已久,双方早已不相往来,如果此次战败的消息传回去,难保不会争战。”</p>

杜中宵点头,对富弼道:“如此说来,还真未必非要黑汗王同意,他弟弟貌似也可以啊。”</p>

富弼道:“确实如此。没了弟弟相助,失了七八万人,如果黑汗内讧,只怕难料。”</p>

几个人一边聊着,不大一会,就到了城主府。</p>

张岊道:“这里是疏勒的城主府,也是伊利克的王宫,附近事务,都是他在处置。听说,这里是原来大唐的疏勒都护府,后来屡次更换主人,最后才落到黑汗王手中。”</p>

杜中宵看着城主府高大华丽,道:“这处所在,还要胜于高昌的王庭,确实是西域数得着的地方。”</p>

进了城主府,杜中宵和富弼各回住处歇息,换了便服,重新到官厅。张岊和昇已经等在这里,各自叙礼落座,张昇道:“节帅,本军一路西来,除了在巴尔楚克打了一仗,其余各城皆是开城纳降。听路上的人说,在布告尔败黑汗大军,把这些城池的人吓坏了。黑汗大军是从这些城池过去的,其阵容严整,声势浩大都是亲眼所见,在朝廷大军面前,却不堪一击,哪个还敢阻挡?”</p>

杜中宵道:“那一战,想不到还有这个效果。对了,南边的于阗怎么样?还有黑汗军吗?”</p>

张昇道:“只有鸦儿看、于阗、克里雅三个地方有军队,听闻一共不过一千余人。占领疏勒,那里便在掌中,我们还没有派军队过去。”</p>

杜中宵道:“不急,我们与黑汗交涉完毕,再对付那里不迟。占领了疏勒,就切断了黑汗国插手西域的抓手,于阗不过是顺手之事。等以后铁路修到这里,黑汗不足为虑。”</p>

于阗国一边是黑汗,另一边是吐蕃。此时吐蕃四分五裂,没有强大势力,不必担心。只要牢牢占住了疏勒,黑汗便就排挤出了西域。</p>

自铁路到伊州,西域战事远比杜中宵预计的顺利。本来还以为,自己属下大军经过整训,战斗力可能不如以前,西域又分成两大势力,会有几次大战。却没想到,火器的威力远超预料。</p>

第191章 于阗路口</p>

彭林握住马缰,停了下来,对身边的副指挥使屠安平道:“前方是几条大河汇流之处,地位极其重要,都指挥使命令我们驻扎此地,等候命令。你带着二十士卒,到南边去看一看,有没有人家。这里芦苇丛生,沼泽遍布,难以看出究竟来,必须要四处查看。”</p>

屠安平叉手应诺,点了二十士卒,纵马向南边而去。路上大片沼泽,偶有路的痕迹,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出痕迹来。</p>

童二郎从水井里提起水桶,正要提回家里去,突然听见马蹄声。心中觉得奇怪,放下水桶,看着马蹄声传来的地方。这里地势偏僻,一向少有人来,怎么会有马蹄声?</p>

不大一会,就看见几十人骑着马,从一片芦苇后转了出来。他们穿的时红色盔甲,与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样,煞是奇怪。那些人四处观望,看着这里有人家,便一起行了过来。</p>

童二郎回头看了看住处,外面没有人影,大家一起到旁边的大水泡捕鱼去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p>

屠安平带着人马,见前面一处水井,水井边站着一个打水的男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正静静地看着自己这些人。一带马缰,带着手下行了过来。</p>

到了跟前,屠安平下了马,对童二郎道:“小兄弟,你是哪族人?会说汉话吗?”</p>

童二郎道:“我是汉人,自然会说汉话。这里少有人来,你们又是什么人?来干什么?”</p>

屠安平听了大喜:“我们是军人,穿着盔甲么。对了,是大宋的军人,远来西域,收复故土。”</p>

童二郎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大宋是什么?没有听说过。这些年,听说的就是黑汗和高昌,就连于阗国都已经灭国几十年了。”</p>

屠安平道:“大宋就是现在的中原朝廷,便如以前的大唐一般。”</p>

童二郎吃了一惊:“你们是中原军人,怎么到了这里?此地离着中原有万里之遥,几百年没见过中原军人了。我跟你们说,从这里向南,是到于阗国道路,不过荒废已久。我们这里的几户人家,都是当年大唐强盛的时候,在附近的驻军,后来辗转流离,躲到这里。”</p>

屠安平对身后的士卒道:“没想到我们这么好运气,竟然碰到了当年唐军后人!有他们,周围地形便就清楚了。这个孩子汉话虽不流利,却字正腔圆,想来错不了!”</p>

说完,屠安平对童二郎道:“哪个是你家?到家里去,寻你们大人出来。”</p>

童二郎道:“我们家大人都出去了,家中只剩女人和孩子,却是有些不方便。你们要找人,只好在这里等着。这周围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芦苇沼泽,不好走动。”</p>

屠安平笑道:“找到了你们,就一切都好说了。好,我们在井边等,你去告诉这里的人一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