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6章(1/2)

好书推荐:

当雅科夫打通了麦列霍夫的电话,把索科夫的决定告诉了他。谁知对方听后,却回答说:“参谋长同志,见浅野部队迟迟没有动静,我刚刚从欧列格上校的步兵第214师里抽调了一个团,赶往了浅野部队驻扎的区域。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搞清楚浅野部队失约的事情;二是防止他们在投诚的过程中,遭到关东

军的攻击。”  “嗯,麦列霍夫将军,你考虑得很周到。”雅科夫听完对方的安排之后,点着头说:“如果光派出侦察兵进行侦察,发现浅野部队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时,再

派出部队去支援,恐怕就有点太迟了。就按照你的部署执行,有了最新的消息,记得及时向我们汇报。”  索科夫等雅科夫放下电话之后,感慨地说:“真是没想到,几个月不见,麦列霍夫将军的指挥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按照我对他的印象,如果没有得到我的命

令,他是不敢随便派出部队,去执行侦察任务的。”

“米沙。”雅科夫心里对浅野部队的失联充满了疑问:“你说说,浅野部队为什么会突然失去联系呢?”  “很显然,他们肯定没有在行军途中。”索科夫简单地说:“通常行军时都不会开启电台,就算不能与我军进行联系,他们也该按照事先的约定,派出人员去

指定的地点,与我方人员见面。但如今他们不但没有派出人员,也联系不上。我觉得可能出了什么事情,使他们无法执行与我们的约定。”

“米沙,你觉得他们会发生什么意外呢?”卢金好奇地问道。  “冯上尉说这支部队的军纪和战斗力都是极差的,想必部队里的保密工作也是千疮百孔。”索科夫说道:“没准他们投诚的事情,早已被小鬼子知道了。以小

鬼子的性格,假如知道浅野部队要背叛他们,恐怕不会手下留情。”  “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雅科夫插嘴说:“卫国战争期间,我们曾经和一些东方营交过手,这些部队的成员都是苏军叛变的官兵,他们名义上是独立的部队,但每个营里都安排有德国人,对他们进行监视。我想浅野部队就算是关东军中的一支独立部队,小鬼子恐怕也会安排人手进驻这支部队,担负

起监视他们的责任。”  “这么说来,如果有人向驻扎在部队里的小鬼子告密,那么浅野部队企图投诚的事情,就会被泄露出去。”索科夫经雅科夫这么一提醒,立即意识到浅野部队

之所以没有按照约定出现,恐怕早已遭遇了不测:“如此说来,浅野部队之所以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是因为他们遭到了关东军的围攻?”  “这种可能很大。”雅科夫接着往下说:“假如我是关东军的指挥官,得知手下有一支附庸军企图叛变,我肯定会抽调部队将他们剿灭,以消除不安全隐患。

而且如今正是我军攻势猛烈,关东军抵抗不住的关键时刻,假如发现企图叛变的部队不及时处理,接下来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部队效仿他们……”  “完了,完了。”卢金摇着头说:“我听你们两人这么一说,觉得浅野部队肯定已经完蛋了。麦列霍夫将军过几个小时给我们打电话时,肯定会告诉我们,说

他们在浅野部队的驻地,只发现了一堆尸体,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卢金的这种说法,在两个小时之后就得到了证实。  麦列霍夫亲自给索科夫打电话汇报情况:“司令员同志,一切都搞清楚。浅野部队之所以没有按照和我方的约定,派出联络员来指定地点见面,是因为他们遭

到了关东军的突然袭击,已经全军覆没了。”

索科夫听后不禁一惊,随即反问道:“麦列霍夫将军,你确认他们是被关东军消灭的吗?”

“完全可以肯定,司令员同志。”麦列霍夫用肯定的语气说:“欧列格上校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名伤员,这些情况是他告诉我的。”  “这个人可靠吗?”索科夫谨慎地问道:“要知道,这些盘踞在东北的白俄,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说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否则就会被他们所误导

的。”

“司令员同志,我们救回的这名伤员不是什么白俄,而是前红旗远东方面军的一名军官。”

“红旗远东方面军的一名军官?”索科夫听后有些诧异地问:“那他是如何加入关东军的,难道是张鼓峰或者诺门坎战役中被俘后的变节分子?”  麦列霍夫沉默了片刻,随后委婉地说道:“司令员同志,我已经问过他了,他说他叫库皮特曼,原来是红旗远东方面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57师的一名少校营长,因为38年布柳赫尔元帅被清洗后,军中在抓布柳赫尔元帅的同党,他也在抓捕名单上。为了防止死得不明不白,他就带着十几名战士,越境逃入了华夏,并很

快加入了别什果夫的部队。”

“这次浅野部队的投诚行动中,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索科夫问道。  “司令员同志,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容。”麦列霍夫继续汇报说:“在浅野部队里待了几年之后,由于深得谢苗诺夫和别什果夫的信任,很快就被任命为

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并获得中尉军衔。前两年谢苗诺夫死了之后,他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成为了部队的参谋长,地位仅次于别什果夫。  因为见到我军向关东军发起了全面进攻,他意识到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关东军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便开始游说别什果夫,让他率领部队脱离关东军的控制

,向我军投诚。别什果夫刚开始还挺不情愿的,但耐不住他的反复劝说,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