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德军的应对措施(1/2)

好书推荐:

勃兰特中校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命令二营在突击炮的掩护下,向俄国人坚守的街垒厂进攻,谁知连对方影子都没见到,就遭到了炮火的攻击。部队损失惨重不说,就连营长也阵亡了,连尸首都没抢回来。

“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勃兰特冲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一群军官吼道:“你们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街垒厂里的俄国人就拥有了大炮,把你们打得狼狈逃窜。”刚败退回来的军官们,看到自己的团长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吭声,免得招来对方的怒火。

勃兰特吼了一阵,见手下的军官们都不吱声,心中越发愤怒,正当他打算拔出手枪,枪毙一两个不顺眼的军官,来杀鸡儆猴之际,团参谋长走到了他的身边,低声对他说道:“上校先生,您的电话。”

“什么电话?!”正在气头上的勃兰特把手一摆,厉声说道:“我不接!”

见勃兰特不想接电话,团参谋长连忙小声地说:“是师长阁下打来的电话。”

虽说团参谋长的声音不大,但在场的军官都听清楚是师长打来的电话,知道肯定是为了进攻失利来兴师问罪的,纷纷朝勃兰特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勃兰特走到桌边,抬手拭去额头的汗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放在桌上的话筒,点头哈腰地说:“您好,师长阁下,我是勃兰特,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我听说你们对街垒厂的进攻,失败了!”施坦因梅茨在电话里冷冷地问:“是真的吗?”

“是真的,师长阁下!”虽然勃兰特早就知道施坦因梅茨给自己打电话,是为了兴师问罪,但真的听到对方问出这句话,他的心里还是一阵阵发虚:“我们向工厂进攻的部队,遭到了俄国人猛烈地炮火打击,导致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在你们进攻前,我不是让你搞清楚工厂内的俄国部队番号么?”在577团进攻街垒厂之前,施坦因梅茨曾经命令勃兰特在半个小时内,搞清楚增援工厂的俄国部队的番号,但勃兰特对此事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完成侦察,就仓促发起了进攻,结果损兵折将败退下来,此事让施坦因梅茨感到非常恼火:“你没有服从我的命令,就擅自命令部队向街垒厂发起进攻,导致部队出现严重的伤亡……”

别看到勃兰特没有将进攻失利的消息上报,但施坦因梅茨却从配合作战的突击炮营那里,获得了进攻街垒厂失败的消息。对于勃兰特不服从命令、擅自行动一事,他的心里本来就够恼火的。如今勃兰特不及时地将进攻失利的消息上报,更是让他火冒三丈:“我要撤销你的团长职务,把你送上军事法庭……”

“师长阁下,”施坦因梅茨的话把勃兰特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若是此刻被送上军事法庭,没准会被判处死刑,他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辩解说:“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在天黑之前拿下街垒厂。”

正当施坦因梅茨想正式宣布把勃兰特免职时,师参谋长走了过来,凑近他的耳边低声地说:“师长阁下,军长打电话找您。”

听说军长库尔茨巴赫找自己,施坦因梅茨猜想对方可能也知道了进攻街垒厂失利的消息,没准还会询问如何处置勃兰特一事。不过在了解库尔茨巴赫的真实意图之前,施坦因梅茨决定暂时放勃兰特一码,待会儿再和他秋后算账。

施坦因梅茨终止了和勃兰特的对话,接过了参谋长递过来的电话。态度恭谨地对着话筒说:“您好,库尔茨巴赫将军,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施坦因梅茨将军,”库尔茨巴赫在电话里冷冷地问:“听说你们进攻街垒厂的行动,以失败告终了?”

“是的,将军阁下。”施坦因梅茨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我们进攻街垒厂的部队,遭到了俄国人猛烈炮火的打击,从而导致进攻失利。”

“你们在进攻前,有没有摸清楚厂区的守军番号?”库尔茨巴赫不动神色地问道。

“俄国人原来在街垒厂里的部队,是近卫第39师、步兵第308、第95和第193师。”对于街垒厂里的苏联驻军,施坦因梅茨仔细了解过,因为面对库尔茨巴赫的提问,他能毫不迟疑地回答出来:“如今这些部队都被我们打垮了,如今坚守工厂的柳德尼科夫的步兵第138师,不过他们的伤亡也不小……”

“不错,施坦因梅茨将军,你的情报很准确。”库尔茨巴赫点着头说道:“既然俄国人的力量已经变得虚弱不堪了,可你们为什么进攻会失利呢?还有,俄国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搞到那么多的火炮呢?”

面对库尔茨巴赫一连串的问题,施坦因梅茨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字斟句酌地说:“将军阁下,在我们进攻前,街垒厂里新进驻了一支俄国部队,我想火炮可能是他们带来的。”

“新进驻了一支俄国部队?”这个意外的消息,让库尔茨巴赫感到很突然,他试探地问:“搞清楚这支部队的番号,以及他们所携带的武器装备情况了吗?”

“很遗憾,将军阁下。”施坦因梅茨苦笑着回答说:“在第577团发起进攻前,我曾经命令团长勃兰特中校搞清楚俄国部队的番号,但他对我的命令执行得不坚决,在没有搞清楚俄国人的情况下,就擅自发起了进攻,结果导致了这次的失利。”

库尔茨巴赫沉思了片刻,对着话筒说:“施坦因梅茨将军,虽说我们都不知道这支增援的俄国部队的番号,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情况,不过我的心里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