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底怕是要被欧阳伦败光(1/2)
听到郭资这话,王严瞬间明白了什么,不再继续问下去。</p>
“王大人,驸马爷将这三百万批给你,这可是对你的信任,这钱的确需要还,但是分三十年还,全天下找不出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那可是三百万两,不是几万两银子。</p>
如今的大明正处在大发展的时代,前有北直隶、后有南方四省,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敢于发展,即便是最偏远的地区也能发展很好,即便是没落下来,也能够重回巅峰!</p>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想要发展那就得有起步资金,前期得有钱投进去。</p>
无论是北直隶还是南方四省都有大量资金支持,后来更是建立了股票交易所,通过发债卷来融资,可是其他行省不一样,他们领头的不是欧阳伦,也不是李善长,只是一个普通的布政使,无法调用大量的资源,更别说前期的大量资金了。</p>
所以就算是想学北直隶、南方四省模式,他们也没办法开始,只能是先努力修路,虽然修路的确对行省发展有帮助,但是大笔资金带动,效果远不如北直隶、南方四省好,甚至有些行省连修路的钱都没有,那就只能干瞪眼。</p>
但是现在四川行省都能从户部领到三百万的资金,这三百万对于除了北直隶外的行省,那都是一笔巨款,足以改变各地行省的现状,带动行省发展!走北直隶欧阳伦模式!</p>
如此各个行省布政使就没有一个不动心的。</p>
北直隶被打造成功了,其他行省看着不眼红那是假的,而打造北直隶的欧阳伦,如今已经升入京城,掌控宗人府、户部两大部门,但从职权上来讲,欧阳伦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政事之职在各省设立了左右布政使,由左右布政使共同管理一省政务。用朱元璋最初对布政使的定义就是代替皇帝管理地方,承宣皇帝的政策,是皇帝在地方各省的代理人。</p>
布政使就是各省藩镇一把手的意思,明朝在各省设三司衙门,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都指挥使司衙门,由布政使主管钱粮和民政,由按察使主管司法和交通,由都指挥使主管一省军务,也就是三司衙门各司其职,分管政务、司法、军事,这是明朝想分化地方权力的办法,不让政务、司法、军事三大权集于一人身上。</p>
虽然明朝时期是各省三司分立,但是明朝有规定,各省地方官上奏折时要以布政使为首,也就是说明了布政使实际上是各省第一把手,有古代藩镇的意思,因此布政使又被人尊称为藩台,而古代的“臬”字有法律、法度的意思,所以按察使则被人尊称为臬台。</p>
布政使主要职责为:一省之行政,总司全省之钱谷出纳,并承宣政令,考核所属州、县。</p>
这个意思就是说明布政使主要负责全省的行政事务,总管全省的钱粮出纳,还要负责向下传递朝廷的政令,以及考核省内官员。</p>
具体来说明朝布政使主要负责四大方面,分别是承宣政令、考核管理属官、管理全省财税、参议全省重大事务。</p>
承宣政令比较好理解,那就是把朝廷制定的政策,准确无误的落实到各地府县落实执行,就这一点来看,布政使就已经和现代高官差不多了。</p>
管理全省财税是指清朝每个省的收入和支出都是有定额的,一省的财税全都要上交到布政使的藩库里,由布政使统一规划,最后上报户部。</p>
参议全省重大事务就是指布政使可以就全省重大事务有权向皇帝密折专奏。</p>
所以明朝的布政使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高官,按察使大致相当于现代主管司法的高官兼省司法系统和纪委、监委一把手,至于都指挥使,那就是军区首长了。</p>
</p>
这也是为何发展行省经济的重任会落在布政使身上,这可是他们升迁的重要考核,而欧阳伦之所以能从北直隶布政使升任宗人府宗人令,其中北直隶的治理政绩占比极大,打退北元三十万大军这只是额外加分项,这也是朱元璋升欧阳伦的时候,无人反对的原因,就连淮西党众人想的都不是怀疑,而是思考在欧阳伦进入京城后如何应对。</p>
四名布政使达成一致,迈着整齐步伐走进户部</p>
与此同时。</p>
这些消息也是被锦衣卫整理成消息册子禀报给了朱元璋。</p>
朱元璋看完消息册子,神色深沉,“欧阳伦这家伙真的批给了四川行省三百万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