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东吴惊变起萧墙权力更迭血雨狂(1/2)

好书推荐: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蜀汉因庐江郡疫病及朱然染病之事,正趁机谋划弋阳郡,而东吴那边,看似风平浪静的朝堂之下,实则暗流汹涌,危机四伏。朱然这一病重,就好似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后续引发的人事变动,以及孙权年事已高,继承人问题上的重重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仿若一座沉寂许久的火山即将喷发,其威力之大,必将给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局势带来天翻地覆的变数与动荡。</p>

且说这年后,大都督朱然病入膏肓的消息,仿若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东吴的朝堂。刹那间,整个东吴都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孙权对这位肱股之臣的病情那可是极为上心,重视程度超乎常人想象。送药的使者,就如同那穿梭于天地间的鸿雁一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每次朱然府上派使者前来上报病情,孙权必定亲自召见。不仅如此,孙权还会赐予使者酒食、布帛,这般举动,皆是为表对朱然的敬重与关切之情。</p>

然而,人力终究难以抗衡天命。命运并未因孙权的殷切期盼而眷顾朱然,最终,朱然还是病重离世。消息传来,孙权悲痛万分,当即素服举哀。整个建业城都被这哀伤的氛围所弥漫,大街小巷,人人皆面露悲戚之色。在近臣孙峻的极力举荐之下,孙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权衡利弊后,决定令诸葛恪接任大都督一职。诸葛恪,此人以聪慧善辩而闻名于东吴。自此,他便踏上了东吴权力的核心舞台,其今后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步行动,必将深深牵动东吴日后的命运走向。</p>

开春之后,孙权思量着要前往南郊祭祀天地。这本是一场祈求上苍庇佑东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仪式。可谁能料到,就在这场仪式结束后不久,孙权竟感染了风疾。要知道,此时的孙权已年近半百,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侵蚀了他的身体机能。再加上其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摇摆不定,由此引发了“二宫之争”等一系列激烈的朝内党争。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不同阵营,相互攻讦,各不相让。孙权每日身处这尔虞我诈、纷争不断的环境之中,心力交瘁,这也使得他的病情如同那肆虐的野火一般,迅速蔓延,难以治愈。</p>

孙权这一病倒,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争斗并未因之而有所停歇,反而犹如火上浇油,愈演愈烈起来。孙权得知此事后,顿时龙颜大怒,立刻下旨禁止二人与官员往来。孙权满心期望他们能够摒弃杂念,专心向学,停止这无休无止、令朝堂动荡不安的争斗。可那孙霸,全然不顾孙权的严厉警告,心中的欲望好似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难以熄灭,依旧暗中勾结大臣党羽,妄图扩充自己的势力。其党羽全寄、杨竺等人,皆是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之徒,他们就如同那隐藏在暗夜中的毒蛇,无所不用其极,不断恶意中伤着孙和及太子一派。此事很快便传入孙权耳中,引起其极度不满,孙权心中对孙霸的失望之情,如同那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迅速蔓延开来。</p>

此时的孙权,在病痛与朝局混乱的双重折磨之下,渐渐地萌生了改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而全公主,因与孙和及其母王夫人之间有着难以化解的宿怨,她担心孙和日后若登基为帝,定会对自己展开残酷的报复。于是,便极力在孙权面前称赞孙亮,还将全尚的女儿嫁与孙亮为妻,试图以此加深孙亮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与好感。在她的一番运作之下,孙权改立孙亮为太子的决心愈发坚定。</p>

在东吴的权力架构之中,以陆、朱、顾、张等家族为代表的江东士族势力正逐渐崛起,其影响力在东吴政权中可谓如日中天。孙权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士族日益壮大,心中不免忐忑不安。他满心忧虑,生怕这些士族借着扶持太子之名,行架空、抢夺权力之实。而孙和恰好得到了江东士族的鼎力支持,这让孙权深感如芒在背,坐立难安。为了打压江东势力,维护皇权稳定,孙权痛下决心,毅然决然地废掉了孙和。</p>

三月底,孙权正式改立孙亮为太子。可事情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得以平息。孙权心中深知,鲁王孙霸势力庞大,若其不死,日后必定会成为孙亮皇位的巨大威胁。为了确保孙亮能够顺利继位,孙权在痛苦与无奈的双重煎熬之下,最终狠下心来,赐死孙霸,并诛杀其党羽。那一道道诛杀的诏令颁布下来,仿若冬日里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东吴的朝堂,令众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p>

四月初,孙权自知大限将至。孙峻向孙权推荐大都督诸葛恪为托孤重臣。孙权认为诸葛恪其人言过其实,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但孙峻一再苦苦力荐,并坚称诸葛恪是首辅大臣的最佳人选。孙权躺在病榻之上,思前想后,环顾四周,却发现一时之间竟真的找不到其他更为合适的人选。在这生死攸关的艰难抉择与深深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勉强接受,急召诸葛恪入朝托孤,并封为大将军。诸葛恪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踏入那充满权谋算计的皇宫。而东吴的未来,也在这权力的交替交接之中,被无情地推向了那未知的重重迷雾之内,前途未卜,生死难料。</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