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贾公闾不类其父(1/2)
王濬的任命没多久就下来了,乃是中领军参军。</p>
王濬本以为以自己的资历就算被辟用也是从普通文吏做起。他并没有跟夏侯献透露过自己对兵事方面的见解,但对方依旧任命他参谋军事。</p>
对方似乎很了解他,时常询问他晓不晓得造船或是懂不懂得水战之类的问题。</p>
没办法,夏侯献对王濬的了解目前只停留在唐诗中的那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p>
对于这个问题,王濬的回答是:不懂。</p>
这结果夏侯献早有预料,毕竟王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器晚成”,现在这个时候,他太年轻了,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军事经验,有的只是一腔热血。</p>
这些日子,夏侯献带着王濬参观五校营的日常训练,想看看他能否对训练上提出什么有效建议。</p>
然而今日的王濬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夏侯献在耳边连着唤了几声,他才有所反应。</p>
回过神来的王濬赶忙道歉:“请将军恕下官失礼。”</p>
夏侯献没有怪罪,而是轻声问道:“士治在想什么呢?”</p>
“不瞒将军,属下方才看到将士们操练不由得想起了在河东时的事情。”</p>
“之前的河东郡都尉就是不学无术之人,每日只知饮酒作乐,他麾下的郡兵平日里甚至连最基本的操练都没有。”</p>
"好不容易将他弹劾了下去,后面竟来了个通过买官上位的商贾纨绔。"</p>
“我不知道大魏其他地方还有多少这样的官吏存在,但我知道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我大魏会从根上腐烂下去。”</p>
“士治的发言令人深思啊。”夏侯献感叹,随即投去欣赏的目光,“我的军中需要士治这样的人。自打我上任以来一直也致力于去除军中滥竽充数之人,有能者上,无能者下。”</p>
王濬叹气道:“可像将军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p>
两人默契的沉默了片刻,夏侯献忽然问道:“莫非士治还在想李承的事?”</p>
王濬一惊,“将军竟然知道此事?”</p>
“我从子上那听说的。”</p>
王濬又陷入了短暂沉默,不多时忽然抬头看向对方。</p>
“将军,李承这样的人庙堂中定然有靠山,若不连根拔起,只会后患无穷。”</p>
夏侯献平静地看着对方,心中却是无比惊讶。</p>
这王濬的志向确实远大,远大到有些不切实际。</p>
先不说别的,王濬才认识我几天啊,就如此直言直语,你就不担心李承的后台是我吗?</p>
他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王濬早年的仕途不顺了。</p>
吐槽归吐槽,夏侯献倒是很喜欢他的坦率。</p>
但他认为,这个事情该到此为止了。</p>
他邀请王濬到署堂,二人落座后,夏侯献语重心长道:</p>
“士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你已主攻兵事,当为中军尽心,监察之事就交给负责它的人去做吧。”</p>
“何况,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你又何必执着呢。”</p>
王濬有些无奈,“是啊,如今我等人微言轻,去做这样的事只会是螳臂当车。即便真的扳倒了某位庙堂高官,还会有别的人上来,那又有什么意义呢?”</p>
“罢了,我看士治是不吐不快。这样吧,有什么话这次你就一并说了,我静静听着,不过你得答应我,这次过后就不要再想之前的事情,把精力放在军中。”</p>
看到王濬失落的表情,夏侯献索性做个听众,让对方一次性说个够。</p>
王濬依旧还带着原有的职业习惯,很快进入了办案时的思考状态。</p>
“我一直认为李承的任命很不合理,按理说,太守的任命要么是出自尚书台,要么就是天子亲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