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重录永乐大典(2/2)

好书推荐:

黄锦讪讪赔笑,觉得这是主子猜忌心过重,不过用膳在即,他可不敢在这时候辩驳。</p>

建议道:“皇上用过膳后再读这《大明轶闻录》吧。”</p>

“嗯。”朱厚熜恋恋不舍地放下,自语道,“这部书的作者……到底是谁呢?”</p>

黄锦随口说道:“不用想,肯定是见证过、亦或接触过大明轶闻的人,一般人也写不出这种能让宪宗皇帝、孝宗皇帝、武宗皇帝,以及皇上您都推崇的书啊!”</p>

朱厚熜一滞,倏地醍醐灌顶,惊喜道:“对啊,能接触到大明轶闻的人,必定是绝对的政治中心人物,嗯……”</p>

朱厚熜抬手拍了拍黄锦那胖大脑袋,哈哈笑道:“你这大脑袋还是有货的,嗯,有了目标人群,再想找作者就不难了……”</p>

他心情愉悦,“待会儿,遇到合口味的多吃一些。”</p>

“谢皇上。”黄锦没想到一句无心之语有这么大效果,心下十分欢喜。</p>

……</p>

午膳后,朱厚熜又沉浸在了《大明轶闻录》之中,一口气读到晚膳时分,随便吃了几口,便再次研读……</p>

次日早朝。</p>

朱厚熜顶着俩熊猫眼儿上朝,脑袋浑浑噩噩,整个人没精打采。</p>

不过,群臣可是相当精神。</p>

朝会一开始,就对是否抄录嘉靖副本进行‘友好’评判。</p>

“皇上,大典虽不是正本,内容确实一般无二,何须在意形式?”</p>

“皇上,重新抄录永乐大典花费不菲,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当物尽其用才是。</p>

“皇上,国家财政取之于民,亦当用之于民,有这钱……减轻百姓赋税不好吗?”</p>

这一通吵闹,成功让哈欠连连的朱厚熜有了精神。</p>

“这个钱有内帑出。”朱厚熜哼道,“这额外的花费,朕节衣缩食省回来便是。”</p>

不料,户部尚书却道:“内帑的钱,也是可以用之于民嘛。”</p>

朱厚熜都惊呆了,一时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你刚说什么?”</p>

户部尚书脸上一热,悻悻道:“皇上仁德,然……。”</p>

停顿了下,他脖子一梗,道:“无论国库,还是内帑,财富都来自大明百姓。”</p>

“你,你你你……”朱厚熜气得直哆嗦,他就没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人!</p>

无奈,这话他还真不能反驳,更无法理直气壮的说:内帑的钱,就是皇帝的小金库,供皇帝本人,以及皇宫用度。</p>

这话要是说了,那就是政治灾难。</p>

哪怕这是不成文的事实!</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