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名声在外(2/2)
李青还欲再问,于谦碰了他一下,示意:下了朝再说。</p>
唉……</p>
李青默默回班,心乱如麻,朝会说的什么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p>
一出奉天殿,于谦立即拉住李青,快速将前因后果完完整整说了一遍,然后道:</p>
“十余万鞑靼铁骑寇边非同儿戏,先生当尽快去大同拉皇上回来。”</p>
“我得带上一样东西,再去。”李青皱眉道,他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朱祁镇真被掳了去,令其令牌在手,有助于尽快稳住局面。</p>
于谦诧异道:“什么?”</p>
“王命旗牌!”李青说。</p>
“带不带这个,和大局又有什么关系呢?”于谦不解,“王命旗牌也命不动皇上啊!”</p>
“来不及解释了。”李青急道,“那个郕王好说话不?”</p>
于谦头一次见李青如此,忙点头道:“先生随我来。”</p>
——</p>
大同。</p>
鞑靼铁骑轮番上阵,亡命冲关的情况下,最终以近万精锐为代价,冲破了关隘。</p>
脱脱孛罗精神大振,失去了城墙的保护,他们将如羊入羊群,肆无忌惮。</p>
然而,事实却没他预料的那般轻松。</p>
朝廷有明文规定,弃城丢地等同于叛国,罪过之大,殃及家人。</p>
基于此,明军上到主将,下到士兵,殊死抵抗。</p>
列方阵、摆拒马桩,骑兵侧翼反攻,火铳手、弓箭手伺机而动……战死还能有抚恤,弃城而逃却是全家遭殃。</p>
在这种压力下,没人敢有歪心思。</p>
但饶是如此,依旧是鞑靼占优势,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太强了,且人数也远远超过明军。</p>
士气对战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并不能扭转乾坤,何况鞑靼的士气也不低。</p>
在骑兵的一轮伦冲杀下,明军实在难以招架,只能且战且退,以求坚持到朝廷援军到来。</p>
厮杀声,惨叫声、战马嘶鸣声、兵戈相撞声……连成一片,宛若天雷滚滚,只让人头皮发麻。</p>
一天,又一天,终于,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