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靖难开启(2/2)

好书推荐:

在生与死的抉择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p>

……</p>

李青带着小胖三兄弟赶到时,朱棣已经集结好三卫,并开始拉队伍。</p>

上任北平布政使再次上岗,衙门里,只要是愿意跟着靖难的囚犯,尽皆释放,编制到靖难大军。</p>

与此同时,徐妙云、道衍忙活着坚壁清野,开始将百姓往北平城里汇集。</p>

收集粮食、点燃房屋、水井填平……摧毁一切可被敌军利用的设施。</p>

朱棣见三个儿子平安回来,更是干劲儿满满,再无后顾之忧。</p>

时间紧迫,他也没对李青过多客套,直接道:“先生,金陵那边如何了?”</p>

“长兴侯、武定侯都已准备就绪。”李青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p>

顿了顿,“这么大的事儿,想瞒也瞒不住,不出半月必将传到京师,不若还是我将消息带回去,为后面的布局做准备。”</p>

徐妙云接言道:“先生所言极是,不能让建文怀疑了先生,朝廷从得到消息,到派遣大军,再到大军赶到,最起码也得一个半月;</p>

这么久的时间,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了。”</p>

李青皱眉道,“一个多月能完成,整个北平的坚壁清野吗?”</p>

“不能。”徐妙云摇头。</p>

“无妨,既然炳文叔愿意帮忙,那战场直接放在北平之外便是。”朱棣沉吟道,“李先生,你回去知会炳文叔,到时候在真定会师。”</p>

顿了顿,朱棣不放心道,“建文不会派蓝玉出兵吧?”</p>

“绝对不会。”李青笑道,“他不敢让蓝玉带兵。”</p>

“那就好。”朱棣放了心。</p>

李青想了想,问:“到时候你能集结多少兵马?”</p>

“五六万吧!”</p>

“不能更多了吗?”</p>

朱棣苦笑,“时间不允许啊,这已经是极限了。”</p>

李青没再说什么,抬头看了眼‘奉天靖难’的旗帜,骑上马,返回金陵。</p>

……</p>

七月初,李青一身是伤地回到京师,将朱棣造反的事告诉小小朱。</p>

“燕王真的反啦?”朱允炆大惊失色,立即吼道,“来人,召集文武百官,开大朝会。”</p>

齐泰盯着李青,一字一顿道,“燕王既然反了,永青侯为何还能回来?”</p>

“我是趁夜偷马返回来的,没看到我一身是伤吗?”李青怒道,“难道非让我死在北平,你才开心是吧?”</p>

“我……”齐泰噎了一下,哼道,“永青侯当真好本事。”</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