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再论维新、论实业;半岛国来使(1/1)
“广厦先生?不就是康某人吗?” 杨兴飞心里嘀咕道,嘴上却说道:“不好意思,杨某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过。” 章继真解释道:“广厦先生姓康…主张效仿西方诸国,开议院、改体制,推行西学、聚图书、讲专门、培专才、办报刊、开言论、废八股、兴实业、练新兵、裁冗官、以图富国强兵…” 杨兴飞笑道:“有个书生刚走没多久,也和我讨论了大半天。” 章继真诧异道:“还有人早来一步?请问是哪位?” 杨兴飞说道:“姓谭,年纪不大,不知道先生是否认识?” 章继真恍然道:“那必定是谭复生。不知大帅对维新变法是何看法?” 杨兴飞再次泼冷水:“难于登天。” 章继真不解道:“这是为何?” 杨兴飞反问道:“康广厦主张的变法,有哪股势力支持?” 章继真摇头道:“眼下只是个想法,还未拟定实策。但倭国不是成功变法了吗?” 杨兴飞摇头道:“不一样,倭国主导变法的是一群拥有财力、兵力的藩阀,有与幕府叫板的实力,即便如此,也经历了好多场恶战; 再回想一下大夏历史上几次变法,哪次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吴起有楚悼王、商鞅有秦孝公、王安石有宋神宗,即便如此,失去靠山后,吴起受戮、商鞅车裂,王安石下场稍好一些,也落得郁郁而终,以上新法也都被废除; 而康广厦有什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或者再加上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因此必定失败,还要搭上不少热血之士的性命。” 章继真呆愣半晌,随后颓然道:“竟是如此?” 又一会后,他拱手道:“大帅见谅,章某失态了。” 杨兴飞摆手道:“无妨。” 章继真思索片刻后问道:“那兴实业呢?可能富国强兵?” 杨兴飞再次摇头:“既富不了国,也强不了兵,只会肥了那些官僚买办,而且最终会被洋人挤兑倒闭。” 章继真不解道:“还请大帅解惑。” 杨兴飞解释道:“道理很简单,没有保护的财富,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那帮官僚买办的德性,先生想必有所了解吧? 洋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旦有人兴办实业,必定与洋人争利,为了保障自身利益,洋人必定不择手段,况且,大夏民间的实业是新生事物,如同新生婴儿,对上洋商没多少竞争力,因此需要官方保护,但青廷会为了大夏的商人与洋人作对吗?” 章继真再次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恳切道:“大帅对世事洞若观火,还请为大夏的实业指条明路。” 杨兴飞说道:“很简单,在兴夏军控制区开办就行了,辽省、粤省和松江府已经在执行保护政策了,采用税收等手段抑制洋商,并通过各种法令保护大夏商人利益,但不会完全禁绝洋商,以此使得大夏商人存在危机感、保持竞争力,免得逐利而忘义。” 章继真拱手道:“大帅高瞻远瞩、思虑周详,在下受教了。将来可能会在大帅的地盘上讨生活,还望大帅多多关照。” 杨兴飞说道:“只要遵守兴夏军各项法令,自然不会有人为难于你。” “这可太好了。对了大帅,在下打算在辽东各处转转,不知是否方便?” 杨兴飞心说,你和谭复生商量好的吧? “这有何不可?我这就安排。对了,先生,如果有意在兴夏军治下做事,我随时欢迎。” 章继真一愣,随后拱手道:“多谢大帅看重,只是章某才疏学浅,尚需历练,只能以后再说了。” 杨兴飞也不恼,郑重说道:“那我就虚席以待了。” 话说到了,对方某一天想通了,也有个台阶。 … 接下来的十几天,访客络绎不绝,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纷纷慕名而来,这都是因为杨兴飞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改变了世人对他的刻板印象,在此之前,不熟悉的人都以为他只是个穷兵黩武的军阀。 在青廷和列强眼里,杨兴飞进一步成了心腹大患,因为有想法的敌人比纯粹的武夫难对付得多。 … 12月19日(十一月初四),某位任姓画家出生的日子。 杨兴飞再次收到驻守鸭绿江一带第一军的情报,是关于半岛国民间抵抗军,即安贯兴部的消息:抵抗军在半岛东北的古茂山一带与毛熊军大战了一场,折损了近半人手,剩下的撤入了咸镜山脉,眼下缺衣少食,安贯兴再次赶到安东求援。 杨兴飞回电:衣服、粮食、武器弹药、药品都可以继续借,记好账就行。 倭国的电报也传了过来,久住光夫按照杨兴飞的指示,守好既得的地盘,不再向东扩张,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第一批铜料也从足尾铜山运出,在沪海舰队的接应下顺风顺水地抵达松江,进了松江造船厂以及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库房。 倭国与毛熊国仍在对峙中,前者无力收复四岛,后者也没有进一步扩张,暂时维持现状,从结果来看,是毛熊国占了便宜,毕竟占了四座岛屿,延伸了爪牙。 杨兴飞思索着,得让毛熊国在半岛国碰钉子,最好碰个头破血流,让其意识到占不着便宜,从而将重心移到倭国。 要达成这样的目的不难,只要继续支持半岛国抵抗军就行。 正思索着,手下再次通报:半岛国官方来使,并且呈上了信函。 杨兴飞不由诧异,半岛国的民间抵抗军向他求援可以理解,但半岛国官方访问辽省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在此之前,半岛国肯定向青廷求援过,可惜青廷既无力又无胆和毛熊国作对,而且海路、陆路都被兴夏军掐断了,半岛国这才找兴夏军碰碰运气。 他察看信函后发现是半岛国王室出具的,于是摆手道:“让使者进来吧!” 几分钟后,进来一个瘦小的中年男子,穿着类似明代的官服,对着杨兴飞弯腰拱手道:“半岛国使者崔成勋见过总督大人。” 杨兴飞也不纠结称呼,微微点头后问道:“贵使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崔成勋一愣,又急忙赔笑道:“大人说笑了,下官是专程过来求见的。” 杨兴飞淡淡说道:“一国出使一军,这不合规矩吧?” 崔成勋又被噎了一下,眼前这位看着年轻,没想到非常难缠,他急忙说道:“大人,眼下只有贵军能帮我们了。” 杨兴飞明知故问道:“你们遇到什么麻烦了?” 崔成勋心里吐槽道:临国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不信你不知道。但只能老老实实回答道:“回大人,毛熊国入侵我半岛国咸镜北道,我半岛国被倭国占据了十几年,兵备废弛已久,新编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挡,恳请大人派兵驱逐毛熊军。” 杨兴飞再次搬出老说辞:“我军兵力虽多,但都得驻守防区,因此力有未逮,出兵一事就别提了。” 崔成勋急忙说道:“不需要多少兵力,一万即可,或者八千也行,请大人看在半岛国一直是大夏藩国的情份上,援助一二吧!” 说完扑通跪倒在地。 杨兴飞嗤笑道:“现在想起半岛国是大夏藩国了?你们的国王李希不是已经称作大君主了吗?” “啊?大人,是鄙国国主受了奸人蒙蔽,以致行了错招,下官回去后必定上书国主,恳请陛下,不,殿下改回旧称。” 杨兴飞说道:“那就等你们国主改过之后再过来求援吧!” 崔成勋一听急了,虽然可以发电报,不用来回折腾,但这要求一提,朝中的口水仗不知道会打多久,等有了结论,恐怕黄花菜都凉了,急忙说道:“大人,救兵如救火,实在耽搁不起啊!还是请大人先行派兵,去称号一事必定说到做到!下官以脑袋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