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兵出函谷关秦王扫六合(1/2)

好书推荐:

秦王政五年,</p>

咸阳宫,</p>

“启禀大王,三年义务教育已经推广到大秦所有县城,光是完成毕业考试的文武学子,就已达百万之数!”</p>

李斯奏报道:“不过成本也是极高,平均每位学子,消耗高达千钱以上!”</p>

朝堂上响起一片吸气声,</p>

要知道咸阳城之中,一石粮食也不过十钱,若是产粮区域,更是只要四五钱!</p>

“按照大王的要求,学堂考试要求可一点不低,文试要求能认识千字,背诵主要秦律;</p>

武试,更是剑术箭法都有小成,足以担任小队长的水平!”</p>

儒家掌门孔丘一脸骄傲之色道。</p>

“除此之外,学馆这五年,还培养了三十余万工匠,都已经进入各处工坊开始劳作!”</p>

“如今大秦各处工坊加起来,每年可制造木牛流马三十万,刀枪剑戟和甲胄百万套,而且还研发出了新的重型器械,已经成功运用到郑国渠和秦直道等施工之中!”</p>

墨家巨子墨翟神采奕奕道:“而且靠着外售老旧器械和奢侈品制造,已经成功实现了盈利!”</p>

“大秦的作物平均亩产量,比起十年前再次翻了一番,已经达到六百斤的水平!”</p>

农家掌门许行开口道:“等郑国渠等大型水利设施修建完毕,还能再增加至少三成!”</p>

“商家就要逊色一些了,年利润不过千万贯(一贯等于一千钱),顺带借行商之机,帮黑冰台增加了一些眼线!”</p>

商家掌门赵钱一脸谦虚道。</p>

“大王,借着征伐西蛮,我大秦骑军已经超过五十万,精锐步卒更是高达百万以上,军功爵位制度顺利推行后,民间愿意从军立业之人更是不计其数,</p>

是不是可以进军,征伐六国了!”</p>

白起等大将的目光一起看了过来。</p>

“行军所需的地形图,已经详细到可以制作沙盘的级别,</p>

至于向导,如今各国每月逃往我大秦的百姓都在十万以上,根本不缺可用之人!”</p>

墨翟补充了一句。</p>

墨家虽然以兼爱、非攻为宗旨,但多年实践下来,也十分清楚,只有天下一统才能结束诸侯之间的战火,齐心协力的大一统皇朝,才能将更多精力放到民生社稷之上。</p>

“那就以实战来检验诸位这五年的奋斗成果吧!”</p>

苏嬴政寒开口道:“诸位爱卿一位,先灭哪国合适?”</p>

“齐国最远,与我大秦并无接壤,首先可以排除!”</p>

“燕国虽然可以绕道草原,但最好还是灭赵之后再进攻!”</p>

蒙武开口道:“剩余四国之中,韩地仅有两郡,兵马也不过五十万,还多是些老弱病残,最多半年就能灭掉!”</p>

“灭韩确实不难,但其和魏赵楚三国都接壤,只要我大秦重兵一出,三国都有可能发兵支援,</p>

楚国疆域辽阔,比我大秦都不逊色多少,不如先从魏、赵下手,这两国内部也是龌龊不断,除非国破在即,否则即便是另一方愿意出兵支援,也未必敢接受!”</p>

王翦沉稳分析道。</p>

“若是要在魏赵之中选一个,还是魏国更为合适!”</p>

尉缭开口道:“上次五国伐秦,魏国的信陵君就是发起之人,但大败而归之后,行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发嚣张,</p>

曾经出动兵马将魏国非议之人全数投入牢狱,不止是名声更加狼藉,魏王对其也是十分忌惮,可离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p>

“其实,以我大秦的力量,完全可以同时征讨魏韩两国,既可以迷惑对手,也可以在灭韩之后,对魏国形成包夹之势!”</p>

“甚至都不需要直接攻打韩国,威胁韩王安那个软蛋一番,就能让其允许我大秦兵马过境征讨魏国,到时候效仿假道灭虢,将韩王室一起拿下!”</p>

“反正韩王安早就自暴自弃,不仅将唯一有本事的九公子韩非送到我秦国为官,还把最宠爱的女儿也一并送上,</p>

说不定就在等着大秦出兵,然后主动出城投降,求个好一点的爵位!”</p>

其余朝臣也是议论纷纷,脸上都是有轻松之色,</p>

作为朝堂重臣,这些年秦国的日新月异他们可是都看在眼中,不说韩这样的七国垫底,即便是对魏赵这样的强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可用兵马,都有三倍以上的优势,论个体实力更是完爆!</p>

义务教育,在秦军之中,可是同样在推广,由于表现优异者优先升职,学习成果还更高。</p>

即便是那些原本一个大字不识,一拿书卷就头疼的莽夫,看到身边众人因为成绩出色被陆续提拔,升官加薪,回乡探亲之时被无数父老乡亲争着夸奖,也是完全坐不住了。</p>

都是大老爷们,不争馒头还争口气,更何况无比荣耀的军功爵位?</p>

而识字率的提高,让秦军的军令传达和阵法演练,还有新式军械的操作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战力暴涨何止数倍!</p>

“大秦确实是比以前强了些,但也千万不能骄傲自满!”</p>

感受到众人有些膨胀,苏嬴政寒目光威严扫过众人道:“就以魏国为目标制定作战方案,一定要记住,攻克城池只是开始,如何稳固民心,让魏人心甘情愿变成秦人,才算是完成小目标!”</p>

</p>

为何选择魏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