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谋事(2/2)

好书推荐:

经过深思熟虑,莫问剑认为这位神秘人物很可能是正道中人。这是因为莫问剑天生带有一丝人间之力,如果要修行,就必须以人间疾苦来锻炼,使其死而复生,从而让人间之力从周身而起,融入他先天的炁中。这样,他才能在修炼紫玄二炁时得到人间之力的帮助,而不违反功法,使其修行事半功倍。

人间之力来源于凡尘,是人族气运的凝结。而玄门修行则是逆天,虽然有天道眷顾,但同时也受到排斥。这一点从人皇的尊贵地位就可以看出,人皇者万法不侵,诸般不挡。即使有玄门高手,不到一定的程度,也无法伤害人皇分毫,更不能抵挡人皇的威势。因此,尽管玄门中修行者无数,但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不惧人皇。这也是人皇能统御天下的根本所在,亦是人间之力可问天高的根本所在。

以莫问剑为例,他当时修行不过百余年,前五十年还是凡尘之身,之后便一飞冲天,已经超过了玄门中绝大多数的修行者。这样的速度和成就,除了他确实具有天赋之外,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间之力。这也是薄凉子帝尊之所以高贵,能自食其言,不再收徒,却亲自收莫问剑为关门弟子的关键所在。

提及薄凉子,鬼王曾一度猜测她就是那假扮之人,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不论那假扮者有何图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接近莫问剑,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果我们将视野扩大,暂时抛开薄凉子,纵观莫问剑的家仇血恨,以及他姐姐海外拜师等一系列事件,其中受益最大的两人,除了薄凉子之外,便是那海外昆仑的祝春华。

祝春华身通鬼道,修为高绝,这两点都与鬼王的推测相吻合,因此他的嫌疑理应最高。然而,鬼王却认为此事并非祝春华所为,也不是他与薄凉子相互勾结。原因在于,祝春华早年与薄凉子有生死大仇,二人之间的恩怨乃是杀兄灭子之仇,这样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勾结在一起。

此外,祝春华性格自傲,他收徒全凭缘分,不会刻意去假扮鬼王行事。而他收养莫问剑的姐姐,完全是看中她体内海纳百川的残魂,这与他的修行功法息息相关。

祝春华曾拜入一个名为正心门的道家小宗派,门主全心子原本是青离宫金鼎门的一个打杂弟子,学了些道家的皮毛。因为犯错被逐出师门,他四处寻找机会,希望能拜入其他宗派。然而,大型宗派不愿收他,小宗派又不敢收,他不愿投身邪道,只好在凡尘中自立门户,以道家自居。

全心子最初只是想自己修行,毕竟道法云:天地之高,有心为道。他相信只要一心向道,未必不能窥得天机。然而,修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修为卡在了道玄境,无法窥天通。三十年后,他终于醒悟,明白一味地苦修已无法突破,于是决定下山历练,寻求机缘。

全心子几次出山,使得正心门逐渐有了威望。虽然在玄门中只是九牛一毛,但在方圆数百里之内,也算有了一定的香火。随着正心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师。全心子收徒全凭缘分,有缘者得以入门,无缘者则无法勉强。正心门虽门徒不多,但也算不上少,百十来人的道观充满了生机与热闹。

在这段历程中,祝春华始终坚守本心,追求道家的真谛。他的经历与修行,使得他成为了鬼王心中的嫌疑人。然而,最终鬼王却排除了他的嫌疑,认为他并非是那假扮之人。这个推理过程,不仅揭示了祝春华的修行之路,也展示了鬼王对于此事的深思熟虑。而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薄凉子的嫌疑依然存在,成为了故事的一大悬念。

转头话又说回,全心子,一位修行七十余年的道士,某天在道观中闭关打坐,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悟道。然而,就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他突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这让他明白,世间定有事情发生。他放下悟道,出关等待,但直到黄昏时分,道观中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只是偶尔有来往的香客打破了这份宁静。

夜幕降临,全心子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才导致无法入定。然而,当他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他发现,原来心中的不安并非来自自身,而是来自外界。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闷雷,大雨倾盆而下,满山的水汽蒸腾不止。

全心子眉头紧皱,他知道这场大雨对于山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他当即命令弟子们下山救护,尽量赶在山洪暴发前撤离百姓。众弟子领命而去,全心子则无心再闭关。

他站在道观中,望着天空的黑云滚滚,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场大雨恐怕会持续十余日,而这正是春耕时节,山下的百姓今年恐怕难以收获。他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决定亲自出手相助。

于是,他抽身搭剑,一跃飞上神兵,以御剑之行来到云层之上。他俯身四望,只见山下已是水流交汇,再不及时处理,不出三刻便会有山洪摧下。他立即施展道家神通,搅乱云层,将神兵放出,穿插纵横间,滚滚的乌云开始涣散。他运用灵识,将水汽引向四周,尽量把雨水扩向外延。

经过半夜的辛苦劳作,全心子终于将暴雨洪流搅乱成春雨如油,山下的百姓得以免去灾祸。回到道观中,正心门的弟子们也多半撤回,只有十多人仍在山下为半夜撤走的百姓搬家忙碌。

雨过天晴,道观中迎来了一缕清爽的朝阳。全心子转头望去,只见淡淡的云朵挂在一轮七彩的虹桥之下,朝阳远眺着虹桥,身边的云朵也藏着金边。这样的意境让全心子陷入了沉思,他忽有所悟:大日之高如水流之善,善者道家有云,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或许这就是道,无处不在,无拘无束,无为无求,没有缘法,没有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