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洪武欠佳(1/1)

好书推荐:

赵光义感觉自己转动佛珠的手指头有点发僵。 这一方面是因为能感受到兄长若有若无打量着自己的视线。 一方面也是因为兄长的这个询问: “要不,也去试试学梵文?” 咽了口口水,赵光义推辞道: “寻常佛经如今弟尚且只能粗读,何况乎梵文经典?” 赵宋官家若有所思: “既为帝之外皆有拔尖之才,断不可弃。“ 说罢扭头朝那边尚且有点发呆的内侍吩咐道: “明日搜罗几部梵文经典,交予法师。“ 对空炅法师的反应如何,赵匡胤已经不再关注了。 也是确实没想到,他这个开宋之帝的十一世孙居然多才多艺至此,能被冠以“元人冠冕”之称。 而这佛学大师赵显,理论上来说也是他的嫡系后人,更是被谣传成那洪武帝转世。 宋之余晖至文天祥而殁,而无论是两宋风流还是小宋风流,看样子都没影响赵氏血脉安安稳稳流至了明朝。 但在血脉安稳的背后,赵匡胤却又格外清楚的记得另一些事情。 比如尸骨无存的宋太祖,比如颅骨被制淫祀器的宋理宗,比如决意蹈海之军民,比如独迎飓风以求死的“归正人”。 赵氏后人仕元无可厚非,但能任元帝把玩先人颅骨,赵匡胤心里堵得慌。 尤其在读了那王炎午所写的《沁园春》,这种发堵就有酝酿成暴怒的趋势。 他知道这王炎午倾家抗元,本身非大夫非命官,已经做到了最好,但依然还是有点情绪: “这也配叫沁园春?” “这如何不叫沁园春?” 说到诗词,刚刚从愁闷当中脱身出来的李煜据理力争。 单单那“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就足够李煜品味出来自己不太妙且多半相当凄苦的结局。 不过因为此前心态就已经不复以往,所以李煜并没有纠结太多,反倒是对这沁园春品了又品,直觉得虽这后世百般不喜,但单论词赋也可称得上精工。 “前唐虽有沁园春词,然其格律变化稍欠了韵仄难称奇绝,此人所作虽精雕砌而竭意,然其工整远胜吾等此时乐府之词。” 李煜这番话倒是恰好切中专业爱好了,赵光义想要说点什么,但想起来光幕之所见,叹了口气默默闭嘴。 赵匡胤尤还有些烦闷意,此时闻言也冷哼道: “朕给你看看这沁园春,从嘉再说眼下这是否算得上沁园春!” 不多时,赵匡胤就捏着一纸递到了李煜手里。 低头看去,仅仅第一句就牢牢抓住了李煜的心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他从未见过北地风光,但江南唐所奉之国号,自称是后人对象,那个盛唐又毫无疑问是鞭服漠南立兵辽东,以北地强兵慑万国。 而再继续通读下去,其豪放之风磅礴之势宛若禁军铁骑无情摧毁着内心的防线,直至“分外妖娆”落笔,攻势方才暂缓,李煜几乎是迫不及待看向下阕,想要看上阕所起之调要如何收敛,那心神间的禁军铁骑要如何收兵落韵。 但根本没有收敛!没有落韵! 从“江山如此多娇”起,那本似要收兵的禁军铁骑却好似发动了更加无坚不摧的冲锋,而从秦皇汉武起那熔史一评的格局几乎令他仰望,直至读到最后,金戈铁马之声在李煜耳边似乎依旧余音袅袅。 “这……”李煜胸膛中仿佛有无尽的评议赞美与所想要抒发,但到了喉咙处却都驻足不前,最终唯留脸上的苦笑: “此沁园春之评,非吾所能为也。” 说是这样说,李煜也同样真心实意说了一句: “吾若能写就此词,夕死可…” 但还没说说完李煜就自己摇头,他精于词道如何看不出来写词人之身份,若无能足以睥睨秦皇汉武唐太宗之功绩,这么写不过是徒惹人发笑罢了。 所以旋即李煜就有点好奇: “既然此人能睥睨千古,那缘何无洪武帝之名?” 赵匡胤摇摇头,他也不知道,但眼看着此时光幕上那些密密麻麻飘过去的文字,迟疑着道: “从嘉若是好奇,大可等三个月后再询问这洪武帝。” “眼下如何不行?” “眼下朕怕那洪武帝……心情不佳。” 这文字当中虽有对他指责的,但比起来与洪武帝相关的,赵匡胤完全没法介怀,甚至还打算写上两笔劝劝。 〖晋宋元清,中华四奇。 事实上北宋时候如果有几个皇帝身体好点,说不定历史真能改写,可惜北宋皇帝身体那是一个比一个不行。 除了遗传病说法外,还有个说法认为是赵二开的头迷信道教,宋真宗大肆宠信道教,结果后来的宋朝皇帝吃丹药都跟吃饭一样,明朝皇帝嗑药比起来北宋皇帝真是个弟弟。 话说回来,即便没赵二,我觉得赵大也未必行,君不见如今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里的典故?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里面有一个不太合群,是谁我不说。 嗨,你都这么说了谁不明白,汉唐元讲的都是对云南的进取治理所留下的典故,汉置昆明池操练水军取滇池,唐九征云南勒铁柱记功,元忽必烈乘革囊跨大渡河征大理,唯有宋挥玉斧说的是赵大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此外非吾有也”,气死个人。 话说谣传私生子这个,我还记得蒙古还传说judy是元顺帝的后代,串起来的话……我大宋复辟了! 有一说一,古代的野史还是缺乏想象力,跟朱元璋的勾子文学比起来,既不够野也不够史。 草,我本来都已经把勾子文学从脑袋里删除了,快别让我想起来! 还说起对联的话,我也想起来了一个跟up主提到的死社稷守国门相关的对联。 这谁不知道,堡宗叩国门,崇祯送社稷,文臣水太凉,武将当藩王, 说的应该不是这个明显网友编的吧,虽然是实话……这老哥说的应该是有人写的那个对联: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伶仃洋广,海贼守国门。 这对联确实是个会骂的,不过要说每次看了最难受的还当属这个:可法不可法,可望不可望。定国难定国,成功未成功。 我记得还有人比着写过类似的:自成难自成,献忠未献忠,良玉非良玉,士英不是英;宋灭明亡,从某些角度来看,也着实是大同小异。〗 dengbidwqqwyifan shuyueepqqwxwguan 007zhuikereadw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