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雷-阿伦来对地方了(1/1)

好书推荐:

在雷-阿伦转投尼克斯之后,凯尔特人挥舞着支票试图在自由球员市场签下一名优质分卫。 可惜这个休赛期的后场大牌并不多,在“大将军”阿里纳斯选择留守华盛顿奇才后,凯尔特人最终签下了另外一位“背锅侠”拉里-休斯。 拉里-休斯在攻防两端都有不错的能力,他在奇才和勇士都拿到过单赛季20+6+4这样的豪华数据。 特别是04-05赛季,拉里-休斯场均能够砍下22分63篮板47助攻29抢断的豪华数据,荣膺联盟抢断王,并且入选了nba最佳防守阵容一阵。 出色的表现也让他被骑士看中来辅佐“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可惜拉里-休斯到了骑士后迷失了自我。 休斯的技术特点注定他在骑士的发展受阻,因为他的打法跟詹姆斯有很大一部分重合。 休斯也是喜欢持球突破的类型,之所以能在奇才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的搭档是投射精准的阿里纳斯。 然而到了骑士之后,詹姆斯需要的是能拉开空间的外线搭档。 休斯已经尽力了,只能说臣妾是真的做不到,他的场均得分从22分一路下降到上个赛季的12分。 骑士队上个赛季季后赛首轮被尼克斯淘汰,休斯背上了他不该承受的大锅,最终被球队扫地出门。 不过在骑士的3年,休斯也是有收获的,他的三分球命中率稳定在了35,这要比他在奇才的时候稳定不少。 没办法,人都是锻炼出来的。 凯尔特人签下拉里-休斯,也是希望他能够稍微弥补一下雷-阿伦离开造成的火力缺口。 雷-阿伦热身的时候展现了良好的手感,看得出来他很想在这场比赛中证明自己,尤其是面对凯尔特人这帮讨厌的前队友。 作为雷-阿伦的“小甜甜”,李衍也决定这场比赛助力雷-阿伦一把。 尼克斯的首发:李衍、雷-阿伦、罗恩-阿泰斯特、扎克-兰多夫、马克-加索尔; 伊塞亚-托马斯研究再三还是决定让阿泰斯特先来对位保罗-皮尔斯,易建联作为第六人来给予后续火力。 这样的决定对于易建联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在首发阵容中,他的战术地位高不到哪里去,而到了二阵容,他的出手权和回合占有率会显着提升。 凯尔特人的首发:拉简-隆多、拉里-休斯、保罗-皮尔斯、凯文-加内特、肯德里克-帕金斯。 凯尔特人原本有想过让拉里-休斯当第六人提供后续火力,不过如果把托尼-阿伦提到首发阵容,凯尔特人场上的空间就太差了。 隆多已经是典型的拒头,然后托尼-阿伦的投射能力比隆多还要过分,这两人搭档后场的话那画面就太美了。 “阿联坐在了替补席,不过大家也不要太过担心了。”于佳解释道:“阿联的出场时间是有保证的,在替补席反而战术地位会有提升。” “是的。”张指导点头道:“而且面对凯尔特人替补的话,阿联的压力也会更小,这样由易到难,有助于阿联适应外线的节奏。” 比赛很快开始。 马克-加索尔和肯德里克-帕金斯中圈跳球,两人都不以运动能力见长,小加索尔以一个火柴盒的优势跳到了篮球。 篮球给到李衍,李衍持球来到弧顶的位置。 面对隆多,李衍没有强打,而是观察了一下队友的位置。 雷-阿伦做了一个无球跑动,兰多夫的掩护挡住了拉里-休斯片刻。 就这样一个短延时,李衍立马就把篮球传了过去,这是对于雷-阿伦充分的信任。 篮球越过人群准确找到了雷-阿伦。 这球做动作调整的话很容易被追击的拉里-休斯干扰,不调整直接投射的难度很大。 不过对于雷-阿伦来说这就是机会,从接到篮球到起跳出手,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教科书一般的投篮姿势,雷-阿伦高高跃起。 拨球出手,一气呵成。 篮球划过一道彩虹,“唰!”空心入网。 3比0! “ray allen for three,bang!”dj拉着长音的解说点燃了整座麦迪逊花园。 皮尔斯和加内特的脸色有些难看,这样的投篮他们并不陌生。 雷-阿伦没有看前队友一眼,他跟李衍轻轻击了一下掌:“李,传得很及时。” 李衍笑道:“当然,我不会让你白跑的。” 凯尔特人的回合。 隆多持球推进,面对李衍的防守他没有什么想法。 到了前场,他把球给到了皮尔斯。 阿泰斯特跟皮尔斯互相很熟悉了,上个赛季他们缠斗了整整七场。 这是一个屁股对屁股的力量对决,最终皮尔斯没能占到便宜。 在阿泰斯特的干扰下,皮尔斯的投篮偏筐而出。 小加索尔拿到篮板,给到李衍。 李衍持球压了一波节奏,等待队友落位。 这个回合,尼克斯打了一个梯次掩护的配合。 兰多夫和阿泰斯特连续给到雷-阿伦做出掩护,一个明显的空挡。 李衍毫不犹豫地将球甩了过去,这样的空位对于雷-阿伦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 雷-阿伦自信出手,篮球划过一道弧线。 “唰!”再进! 6比0! “哇吼!”于佳提高了音调:“雷-阿伦进入状态很快,连续两个三分,来自李衍的传球。” 张指导解说道:“连续两个回合,尼克斯给雷-阿伦都做了掩护的配合,而且一出空间,李衍的传球立马就到了。” “雷-阿伦在凯尔特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看得出来,李衍今天是传球第一。” 于佳分析道:“尼克斯两个内线,包括阿泰的身板都很硬,他们给的掩护质量都很高。” “加上李衍的传控能力。” “雷-阿伦来尼克斯算是来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