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三个女人(1/1)

好书推荐:

宋甯了然一笑,“梅娘子的事迹,我们也没少听说,实在令人钦佩。” 周茹在旁看着,眼前的两人似乎一点火药味也没有,不禁松了一口气,也加入了她们。 顺着宋甯的话附和道:“是啊是啊!梅娘子,你做了当世女子想做而做不到,甚至不敢做的事情,我实在是太佩服你了。” 梅氏淡淡一笑,“不过是为了安身立命罢了,世人都说我自私凉薄,没想到竟然还有人钦佩我。” “世人说风凉话,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个份上罢了,或羡慕,或嫉妒,甚至是恨。” “没错没错,宋姐姐说的对。”周茹狠狠地赞同宋甯的说法。 梅氏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她说不出有哪里对哪里不对,只因为她也认为非常有道理。 她们都是头一次相见,然而说起话来,却像是早就已经相熟了一般,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过才短短一段路程,三人便已经开始以姐妹相称了。 很快便到了上塘村,马车进了上塘村将宋甯母子与木墩送到杭家门前。 宋甯与她们二人话别后,便带着孩子下了马车。 扬扬惦记着莲蓬与蜜瓜,连忙跑回自家院子里提了只篮子出来。 宋甯笑着嗔道:“你这孩子,贪心得很,不知羞。” 扬扬分得了蜜瓜和莲蓬后,这才心满意足,想要提着篮子回家,只可惜他力气太小,根本提不起来,还不让木墩帮忙。 他退而求其次,撅起屁股改用拖拽的方式往自家院子里拖。 这时,杭书珩从院子里走出来,连人带篮子都拎了起来。 马车缓缓离去,梅氏挑着帘子往外看,不禁感叹道:“原来那便是杭童生,果然是气宇不凡,与宋妹妹极为般配。” 周茹在一旁附和道:“梅姐姐,你是不是也觉得他们特别般配?” 梅氏点头道:“是的,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扬扬回到家,小嘴便叭叭叭地说个不停,将他们今日在庄子上做过的事情一一分享给杭书珩和柴五叔。 “爹爹,柴爷爷,茹茹姨姨家有一个超大超大的湖,那里面全都是荷花,可漂亮了。”他张开双臂,比出一个弧度。 “我们还坐船到湖里面去摘莲蓬,你们看,这些都是我和木墩哥哥摘的,可甜可甜了,不信你们吃吃看。” 他不光是说,他还动手剥了一颗莲子喂给杭书珩,“爹爹,你吃,真的很甜的。” “还有还有,娘亲还给我们做了叫花鸡,好好吃啊!我们还去瓜地里摘哈密瓜,你们看,这么大……” 宋甯在一旁听得忍俊不禁,看来这孩子今日出门游玩一趟,是真的玩开心了。 这于后世的去景点旅游没什么两样,而后世的算都是商业化,做点什么都得谈钱,意义反而没有这般深浓。 “好了好了,说了这么多,口干不干啊!”她切开一个蜜瓜,给了他一块,朝那头坐在檐下的柴五叔扬了扬下巴。 扬扬一下便会意过来,拿着蜜瓜就往那边跑,跑到柴五叔跟前递给他,“柴爷爷,给你吃,这是我摘回来的哦,可香可甜了。” 柴五叔一个人独自坐着,虽然没看那边,却也拉长着耳朵听着孩子说的趣事,没想到他竟然拿了块蜜瓜过来给他吃。 孩子亲自摘回来的瓜,又捧到面前来,若不吃,岂不是辜负了孩子的一片心意。柴五叔接过蜜瓜咬了一口,果然,扬扬脸上顿时便笑开了花。 “哦对了,还有莲蓬。”他又跑回去取了一支莲蓬过来,“莲蓬也是我自己摘的,没有让大人帮忙哦!” 宋甯与杭书珩见状,不由得相视一笑,很是欣慰。 随后,宋甯便与杭书珩说起今早途经小泉村所看到的事情,他们走后,也不知道那件事情最后如何收场了。 “我是真想不通,张翠菊也不像是那种精神脆弱的人啊,怎么会说疯就疯了呢?” “这很难说,有时候,被击溃也只是在一念之间。”杭书珩说道:“精神再强大的人,也会有精神紧绷的时候,张翠菊最在乎物质与金钱,你想想,她好不容易存下来一笔巨款,自己还没好好享用,就被人偷了,还拿去赌光了,精神崩溃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说起来,好像也有点道理。”宋甯半信半疑的点点头,她其实有些怀疑张翠菊的突然发疯,会不会是杭书珩动的手脚,毕竟他在这件事情之上表现得太过平静了。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他又不能掌控一个人的神经,又怎么能想让一个人疯就疯呢,宋甯为自己这离奇的想法觉得可笑。 “笑什么呢?” “我刚在想,那张翠菊发疯,是不是你弄的。” 杭书珩没料到她会这么说,刚咽到喉咙的一口茶水顿时给呛了出来,控制不住地咳了好几声。 “怎么?难道被我说中了?” “胡说八道什么呢!我要是有那本事,我会让她逍遥那么久?”杭书珩咳顺了气,又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嗓子,“她现在变成这样,也省得我再想法子收拾她了。” 宋甯笑笑,也对,那张翠菊都已经这样了,他们就行行好,让她自生自灭吧!她突然就觉得,他们的运势似乎越来越顺了,所有与他们不对付的话,仿佛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这是他们在这个时代的一个好的开始。 另一边,周茹的马车进了城门,便率先将梅氏送回。 下了马车,梅氏真诚地道谢:“今日真的多谢周妹妹了,来日姐姐做东,请你们吃茶。” “梅姐姐客气了,能在半道上遇见,也算是咱们的缘分。”临别前,周还塞了不少的莲蓬与蜜瓜给她,“都是自家庄子上产的,姐姐拿回去尝尝鲜吧!” “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次日,梅氏为了答谢周茹前一日的捎带,亲自到铺子里挑选了两盒品质上乘的胭脂,一盒送到周府,另一盒则送到了上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