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2)

好书推荐:

人都需要一个目标。捕获到猎物的山豹无疑是幸福的,有猎物可以追寻的山豹又何尝不幸福?饥饿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摧残身体。而没有目标的空虚更加可怕,因为它摧毁心灵。此时的牟雨需要一个目标。

“绿裙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了牟雨的目标。

他一直相信,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做成。以前的几次成功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旦目标浮现,定格,清晰化,最后就能够被实现。关键在于目标的清晰化,后面如何实现,其实是水到渠成的。包括这次幸运地考入汉大,似走钢丝一般惊险,最终不也实现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人,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巧合,最终成就了一桩必然应该实现的事情。

这一次,目标的清晰化,经过一夜夜地反复纠结和提炼,早已经完成。“绿裙子”,这个在他昏昏沉沉时突然点亮他整个世界的女神,不但点亮了他的心灵世界,同时也点亮了他的现实世界。没有她的出现,牟雨就考不上汉大,也得不到这次,在他看来是重生的在汉大读书的机会。

坚持一个切实的目标叫执着,执迷一个不切实的目标叫寄托。牟雨要找到“绿裙子”这个目标,只能算是一个执着的寄托。

这个清晰无比、意义非凡的目标,要实现,却异常的渺茫。汉江市有八百万人,茫茫人海中寻找这么一个没名没姓的人何其之难,有如大海捞针,简直就是不可能。

牟雨并没有胆怯。对爱一无所知却又一往无前的他,压根就没有考虑找到“绿裙子”后自己该如何面对,事情又会如何发展。他只醉心于在寻找“绿裙子”过程中的那份执着,那充满无限希望的快感,就像一只追寻猎物的山豹。他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激励着他:就算是找不到能怎样?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尽力了,这就够了。而更深的潜意识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在不断回响:即使只是寄托,最后落空了那又怎样?找到了寄托,出入于寄托的过程,至少比空虚着幸福吧。

“绿裙子”是在中南大学门口上的车,走的是往东的方向,这是牟雨脑海里关于“绿裙子”唯一的一点线索。

剩下的都只能是推断。“绿裙子”看起来像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学生。如果不是高中生,那应该就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她是学生,这是牟雨心中非常笃定的直觉判断,否则,不会有那种深苑的气质。她没有化妆,素雅可人的样子,还没有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几日,牟雨在校园里见到了一些留在学校里的高年级师姐,多半打扮得都比较时髦成熟。另外,从她身上携带极少的物品来看,应该是出入一个极其熟悉的环境,去一个不太远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从家里出来,或者是往家里去。其实,牟雨宁愿认为是从家里出来,否则,如果中南站和她没有什么固定关系的话,那找起来就完全没谱了,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也就是说,最大可能性就是“绿裙子”是家住中南大学附近的高中生。

牟雨所有的判断似乎都是合理的,这得感谢他一向的冷静。世上的很多事情往往不按常理发展,尤其是那些你觉得特别要紧的事情。不过,这一次牟雨算是赌对了,这又要感谢他的运气。想想他与“绿裙子”、莫莫,还有常老师的巧遇,说起来,汉大还真是一个好地方,一个让他特别走运的好地方。

牟雨从图书馆借来汉江市的地图,认认真真地研究起中南大学附近所有的高中和居民区的分布。很快就制定出几个方案,画出了几条路线。此时的牟雨,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闻到猎物的山豹,虽然还找不着北,却已然开始了幸福。

就在这个时候,牟雨守图书馆的:

第一,绝不贪多,一次只看一两处。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和反复“轰炸”的决心,就像背单词卡片一样。

第二,放纵幻想的同时不能脱离实际。每天最多巡游两小时。就在上次碰到“绿裙子”的时间段前后出动,即下午到傍晚时分。这正好是学习英语的时间,所以要带随身听。

第三,找人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的差距。观察都市的风土人情,找出自己和城里高大上们的差别。能学多少学多少,尽量减少自己的乡土气,以求进步。

有奢侈的爱好,却没有奢侈本钱的人,往往需要给自己制造一些这样那样的惩罚,来降低自己的罪恶感。更准确地说,需要找出理由来骗自己:这个爱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奢侈。这几点都做到了,牟雨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街上“闲逛”,去寻找“绿裙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对他这样一个一无所有、一无所长的人来说,爱上“绿裙子”,本身就是多么的奢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