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伯爵有伯爵的好处国公有国公的难处(2/2)

好书推荐:

也是走出奉天殿。</p>

李善长瞥了眼朝会之上,一直闭口不言的刘伯温。</p>

旋即轻声打趣道:“诚意伯同陛下、太子南巡一番,好似将嘴巴忘到了南方。”</p>

“处置李叔正时,诚意伯不曾开口。”</p>

“官员弹劾毛骧时,诚意伯也不表态。”</p>

“就连太子打算召诸将还朝,官员反对,诚意伯竟也闭口不言。”</p>

“伯温啊,你莫不是被毒哑了?不如我给你找几服良方如何?”</p>

“善长兄莫要说笑。”</p>

看着面前的李善长、汤和二人,刘伯温轻叹一声,小声开口道:</p>

“祸从口出,多说多错。”</p>

“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自然不需装什么诤臣直谏,博天家器重。”</p>

“况且!”</p>

刘伯温眸光郑重,沉沉看了眼汤和后,这才继续说道:</p>

“况且事先,太子殿下也未曾给我安排差事。”</p>

“能闭嘴,还是闭嘴的好!”</p>

听到这话。</p>

</p>

不只李善长,就连旁边的汤和也不由感慨刘伯温当真聪明。</p>

刘伯温方才那话,显然是在说费成仁等弹劾毛骧,以及他汤和提议召诸将回京,乃是朱标提前安排。</p>

而且!</p>

刘伯温也算是将费成仁等官员的心理,揭露的干干净净。</p>

这些人无外乎是想趁机博一个正臣的美名。</p>

他们哪里会不知道,召诸将还朝这么大的事,绝不可能只是汤和突发奇想。</p>

可即便他们知道此乃朱标提前授意,可为求正臣之名,他们却也愿意乐此不疲,演这么一出敢于直谏的戏码。</p>

也是见刘伯温洞若观火的同时,却依旧能置身事外。</p>

李善长说不羡慕肯定是假的。</p>

可没办法,刘伯温只是伯爵,可他李善长却是国公。而且还被老朱、朱标父子认为是文臣头目,被不少官员当做领头羊。</p>

不说天家恩宠如何,起码在朝堂朝会上,他李善长可以,也必须代表一众文臣。</p>

就说方才提及召诸将回京。</p>

刘伯温不开口倒是没什么,可若是他李善长不给朱标递话,那就是有失臣子之道,忝列国公之位。</p>

当年老朱大封功臣时,他授封国公,见刘伯温只是个伯爵,心中甚至还有压刘伯温一头的喜悦。</p>

可这么多年下来。</p>

他这尊崇的国公之位,除了每年俸禄多些这一个好处外,其他便是说不尽的险情。</p>

在朝堂上不敢过于突出,更不敢独揽大权,生怕老朱觉得他李善长乃是司马懿之流。</p>

平日里谨小慎微,处处遮掩也就罢了。</p>

偏偏有的时候,还必须他出面,必须他开口。</p>

这程度的拿捏,当真有些如履薄冰的感觉。</p>

特别是看到刘伯温只需一味遮掩,这就更让他心中羡慕,甚至还有点点的嫉妒。</p>

“伯温啊,听闻此次封赏北伐有功将帅,太子殿下还打算将原本老人的爵位也提一提。”</p>

“想来你也在封赏之列吧?”</p>

“在下何德何能,安能与诸多北伐有功将帅同时封赏。”刘伯温毫不在意。此刻看向李善长的表情甚至有些得意,语气也夹杂着几分炫耀,缓声说道:“如今在下只是伯爵之位,乐得自在。”</p>

“总好过位居高位,一些个时候不得不开口进言。”</p>

知道刘伯温这是在嘲笑他。</p>

李善长心中暗骂一声,旋即淡淡说道:“你早先便追随陛下,劳苦功高。”</p>

“年初更是与我共治凤阳,而且还是皇孙雄英的老师。”</p>

“加上这次随陛下、太子南巡,稽查世家不法,也是大功一件。”</p>

“想来太子定会准我所请。”</p>

“善长兄是要”</p>

见刘伯温隐隐觉察出不对劲儿,此刻有些茫然的盯着自己。</p>

李善长轻笑一声,旋即淡淡说道:“在下打算奏明太子,拔擢伯温兄为当朝国公”</p>

“不可!万万不可!”</p>

没有理会刘伯温的失声惊呼,李善长脸上笑容更盛, 当即继续道:</p>

“此事就这么说定了!”</p>

“就算太子殿下要降我为侯爵,我也绝不能让伯温兄继续蒙尘,伯温兄也担得起这国公之位!”</p>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