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保命之法(2/2)
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解释误会,肯定会得罪对方。
陈鸢干笑着想了想,“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就想买一些石头。”
“石头?”方知州想半天,“宝石?”
“《山海经》谓之水玉,《广雅》谓之石英,看上去莹澈晶光,如水之精英。”
说得文雅,其实就是石英,陈鸢也在琢磨做点玻璃器皿出来。
瓷碗不方便做实验观测。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上说此物是太行之石,岭南离太行甚远,怕是不易得。”方知州琢磨着,“不知陈仵作要此物作甚?”
“用来制作验证血型的器皿。”
看过威宇县上报卷宗的方知州心中大喜,只是面色不显,“当真用石英便能做得出来?”
既然说到这一点了,陈鸢也就实话实话,“理论上能做得出来,只是不仅仅需要石英,还需要长石、土硝等矿石,办法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不一定能一次性成功,不知道要实验多少次才能达到理想标准,所以矿石的需求会比较大。”
当初能把提取指纹的粉末和工具做出来,也是靠的县衙拨款。
磁粉难得,知县夫人甚至把珍珠都贡献了出来,陈鸢自己哪里来的钱和人力做这些东西。
所以,管知县对她是真有提拔之恩。
不然她再多法子,无人赞助支持理解,也只能止步于回忆中。
这些技术和工具,原本就不是她原创。
陈鸢很是想得开,原也没想过在古代靠手捏这些验尸工具的制作方法,做刑司衙门的供应商做生意赚钱。
垄断制造技术和验尸手段,的确能保证她不失业、发大财、保证她在需要她的官员跟前不失宠。
但,那又如何呢?
刑司衙门的供应商,真就能坐稳一辈子?
她是什么人?她无根基。
有权有势的人想抢夺偷她的方子技术,哪怕她和管知县联手合作开厂,管知县的也不够本事保住这些东西。
还不如大方点献出去。
再说,赚钱并非陈鸢的梦想。
她的梦想一直都是替死者言、为生者权、昭冤者血。
所以必须将技术推广出去。
这样,才能让愚昧的古代在技术层面上尽可能的减少冤假错案。
烧制玻璃需要的材料很多,偏僻的威宇县真弄不到手。
石英也并非只有太行才有,只是古代对这东西用法不了解,很多人没有故意去寻找这东西。
陈鸢记得后世咯定市也就是现在的云浮府龙乡县有一亿立方的石英矿,但方知州只是潮州府的知州,管不着云浮府。
而且这是不同时空,陈鸢也不确定这边的龙乡县也有那么大储量的石英矿。
要做玻璃,肯定还是要和衙门合作的。
因此,陈鸢并不忌讳将这些说出来。
其实现在说出来。
也好。
方知州能帮忙,那烧制玻璃这份功劳就有他的。
若他帮不上忙,万一将来她有机会见到穗州知府、或者岭南总督,寻了这些大官帮忙,方知州也不能怪她越级“献殷勤”了。
官场上,少得罪人就是保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