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猛牛和风筝(1/1)

好书推荐:

武成王率军十万,征讨冀州。 伯邑考见苏护已然叛国,且引得朝廷发兵征讨,心想这波稳了。 遂携妲己辞别,返回复命。 伯邑考归西岐后,将此消息告知姬昌。 姬昌大喜,道:“甚好,甚好,有冀州牵制大商部分压力,我大周对抗大商,又添一份助力。” “来人,设宴,为考儿庆功。” 此时,满朝文武皆围绕伯邑考。 姬发嫉妒之色溢于言表。 “可恶,竟然真让他说动了冀州侯!” “且能成功说服苏护,其中定然少不了苏妲己游说之功!” “哼,此贱妇,身为吾妻,竟敢帮别的男人做事,且此一路上,二人定然有私情!” “啊啊啊!” 思及此处,姬发怒不可遏。 他独自饮下许多闷酒,便跌跌撞撞地回去了。 砰!房门被踹开。 姬发见苏妲己横卧于床榻之上,妩媚动人! 然他身有隐疾,纵是妲己有倾国倾城之貌,亦难动其分毫。 妲己见姬发醉态可掬,料想必定将其迷得神魂颠倒。 然而。 啪的一声。 姬发一巴掌扇得她晕头转向! “贱妇!” “你与伯邑考在路上是否一直私通?” “贱妇!” “啪……” 苏妲己彻底懵了。 姬发竟然能抗拒自己的魅惑之力? 这…… 这不科学! 等等! 除非! 除非他也…… 苏妲己下意识地试探道,“你还是不是男人?竟敢打女人?” 此言一出,姬发彻底爆发了! “啊啊啊!竟敢说我不是男人,你这不守妇道的贱人,我要杀了你!” 说着,姬发双手便要掐住苏妲己的脖颈! 苏妲己这下终于确定了,这家伙,原来也不行啊!我明白了! 难怪妖皇陛下给自己两颗壮阳丹,原来如此。 妖皇陛下,料事如神啊! 就是这姬家两兄弟怎么都萎了? 难道是遗传的? 不管是怎么样,还帮他治了再说吧! 想要搞垮大周,最好的办法就让这两兄弟内斗。 至于姬发几度打了她? 她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 “给我吃!” 苏妲己眼疾手快,在姬发双手掐来之际,将壮阳丹投入他的口中。 ‘咕!’ 姬发大惊失色,连忙用手摸着脖颈处,“贱人,你给我吃了什么?” 这壮阳丹乃是极品丹药,药效奇快。 未等苏妲己开口解释,姬发便感觉浑身有点不对劲。 沉寂许久的下体,此刻仿佛充满了力量,青筋暴起! “这……” “本王又行了?” 姬发看向苏妲己的眼神中,此刻涌现出了久违的欲望! “呼哈呼哈……” 一夜春宵。 兄弟二人重振雄风之后,明争暗斗愈发激烈。 他们开始在朝野中结党营私,暗中积攒力量,为了争夺日后的皇位。 大周内部风起云涌,然而在外人看来,大周却是一片繁荣昌盛。 冀州抵挡了部分大商兵力,极大地缓解了大周的军事压力。 北海王袁福通在姬昌的教唆下,四处滋事,大商不得不调遣兵力前去平叛。 再加上大商已经许久未曾进攻大周,大周便以为,大商已无太多余力来围剿他们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冀州在‘打仗’,北海在打仗,唯有西岐,一片祥和。 三方势力中,唯有北海的情况最惨! 也唯有北海是真的在打仗,在死人! 冀州,侯府中。 武成王和苏护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房间里品茶。 冀州城外,喊杀声震耳欲聋。 黄飞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风筝,你冀州士兵的演技倒是不错。” 苏护微微一笑,道:“哪里哪里,怎比得上你猛牛的部下,与我冀州厮杀一年,竟然零伤亡。这么多年过去,你的进步确实令人惊讶。” 武成王黄飞虎,亦是暗部成员。 他与苏护同届,代号猛牛。 因其年轻时力大无穷、勇猛善战,故得此代号。 黄飞虎哈哈一笑,道:“哈哈,人总要有所进步。况且这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大队长眼皮底下,又怎敢让大队长小瞧?” 提及大队长,苏护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大队长,即为国师姜尘。 他是朝歌暗部的信仰! 但凡从朝歌暗部走出的人,无不对大队长忠心耿耿。 即便苏护远在冀州,难得与大队长见上一面,但他对大队长的忠诚,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愈发狂热。 只要是大队长下令,别说让他苏护去当卧底了。 就是让他将苏妲己送到大队长床上,他也绝不会有半分犹豫。 “呵呵,你身在天子脚下,还能时常得见大队长,我想见一面都难啊!好在如今大队长没有忘记我,给我指派了任务!” 苏护说道。 黄飞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既如此,你就好好干,莫要辜负了大队长对你的信任。戏演到现在,也差不多了。” “待我全军出击,你记得向西方的西岐求援。” “他们来多少人,我便杀多少人!” 苏护打了个手势,表示明白。 “没问题!” 黄飞虎瞬间消失在房间,回到了自己的军中。 没过多久。 黄飞虎率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冀州难以抵挡,只得退守城中。 冀州势单力薄,无奈之下只得向西方的西岐求援。 西岐很快便收到了冀州的求援信息。 姬昌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支援冀州乃是必然! 冀州毕竟是盟友! 然而,该派谁去,派多少人去,如何作战,这些都需要仔细商议。 姬发和伯邑考意识到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纷纷主动请战。 南宫适认为,冀州是大公子拉拢的,由大公子带兵支援最为合适。 然而,散宜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二公子自幼习武,精通兵法,更适合带兵出征,而大公子对兵法涉猎甚少,实难担此重任。 此时,两人显然已经各自站好了队。 南宫适看好伯邑考,认为他作为大公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日后必定继承大统。 而散宜生则善于察言观色,他觉得姬发有帝王之相,而且发现姬昌似乎更偏爱二公子。 因此,两人都在为各自的主子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