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杨伟归顺(1/1)

好书推荐:

诸葛瞻离开尚书台之后,随即就看到廷尉左监法邈走了过来,看到诸葛瞻,也朝他打招呼:“骑都尉!骑都尉!有事找你!” “子越,有什么事?”,因为诸葛亮与法正关系不错,所以法邈与诸葛家也有所往来,两人平常虽然工作交集不多,但平常私交还是有一些的。 “就上次兴势抓回来的那个杨伟,说要见你一面。”,法邈笑了笑,“看起来他的心思没有那么坚定了,说不定这次能够说服他。” 诸葛瞻眼前一亮:“哦?关了他大半年,总算有些成果,我这就去。” 跟着法邈来到了廷尉府大狱中,诸葛瞻再次见到了杨伟,虽然待在大狱几个月,但因为好吃好喝的供着,衣着服装还算是整洁。 “你与他在这里聊,有什么事叫我便是。”。法邈将牢房钥匙给了他,随即走了出去,诸葛瞻武艺不错,杨伟又带着镣铐,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诸葛瞻也不拘谨,席地而坐,笑道:“听说你想见我,不知道想说什么事?” 杨伟叹了口气:“为何不杀我?又不放我?” 诸葛瞻笑了笑:“我为何要杀你?你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之人,也不是冥顽不灵之人。至于不放嘛……听说你为魏国编写了历法,是个人才,我们大汉自然也想要招揽与你。这有何不可?” “哼!招揽人才,就把我关在廷尉府?”,杨伟没好气地吐槽,“蜀地的待客之道,还真是特别!” 他是真受不了了,在这里给他好吃好喝地供着,没事问他愿不愿意投降,不愿意就给他晾在这里,不杀不放…… 可若说要自杀明志,好像有点舍不得,再加上人家告诉他魏国那边已经以为他死了,自杀除了丢一条命,什么用都没有。 “大丈夫生于当世,自然是要投明主,曹爽于你有恩不假,但他用人不能尽其才,不然你也不会落到这个下场,不是吗?”,诸葛瞻也不藏着掖着,跟杨伟挑明话头。 “……”,杨伟无言以对,不禁陷入了沉思。 诸葛瞻只是定定看着他,也没有出言多说什么,他知道杨伟这时候在权衡,在抉择。 “投降可以,不过我不能与大……嗯……曹爽为敌,他再如何无能,毕竟于我有知遇之恩!”,杨伟提出了他的条件。 “可以。”,诸葛瞻立刻给了他承诺。 “你能做决定?”,杨伟还是有些疑虑。 “你应该也知道,我的妻子是南安公主,陛下的爱女,我既是诸葛亮之子,又是陛下的女婿,更何况你的事情,陛下已经知道,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我有决断之权。”,诸葛瞻又给了杨伟一个定心丸,补充说道,“在曹魏那边你已经死了,所以出来的话,改个名字最好,这样你在曹魏那边的家小以后也不会受到牵连。” 杨伟想了想,说道:“改名杨翼吧,对外就说是关中前来投诚的……” “好!”,诸葛瞻站起身,笑了笑:“我一会儿就上报陛下,眼下东观阁缺一位校书郎,你可以先去那里任职,不会引人注目,明天就放你出去。” 杨翼想了想,点头道:“好,如此,辛苦你了。” “你今天好生休息,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些酒饭过来。”,诸葛瞻于是便往外走,但杨翼却又叫住了他。 “诸葛将军,有个人你日后可要小心,说不准哪天便是你的战场劲敌。” “你说的是谁?”,诸葛瞻好奇的问道。 “此人姓钟,名会,字士季,出身士族颍川钟氏,是故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有才数技艺,博学多闻,通晓军政事务,尤其精通玄学。” 钟会?!诸葛瞻心中一惊,随即问道:“此人我也有所耳闻,没记错的话,他刚满二十岁吧?” “哦?没想到他在蜀地也有这么大名气?”,杨伟略有意外,随即补充道:“不错,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才华出众,少年时因为浮华案,受到曹叡的批评打压,但因此与司马懿和蒋济结缘,备受他们的重视。” “我明白,多谢提醒。”,诸葛瞻走了出去,然后吩咐狱卒给他解开镣铐,好生款待。 到了第二天,诸葛瞻拿来了从刘禅那边要到的任命制书,将杨翼提了出去,并送到东观阁。 “秘书郎在吗?”,诸葛瞻敲了敲门,“有制书和新人来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伸头出来,看到诸葛瞻,于是也行礼:“见过骑都尉。” 诸葛瞻笑了笑:“秘书郎,这位是新来的校书郎,前来上任,这里是任命制书。” 年轻人看了看杨翼,微笑道:“校书郎也是辛苦事,阁下既然来此,想来也是好学之人,请!” 杨翼有些讶异地看着眼前这个人,官职上秘书郎不算小官,但他身上一股书卷气,十分朴实,没有那种官架子。 “在下杨翼,字……文辅,敢问上官……” 年轻人笑了笑:“在下郤正,先进来吧,骑都尉你也先进来坐会吧。” 诸葛瞻摆摆手:“不了,今天还要去工坊有些事,你们俩好好相处就成,我先走了。” “嗯,那就不远送了!”,郤正点点头。 诸葛瞻离开了东观阁,立刻前往工坊,昨天收到消息,马钧在农具改革上有了新的成果,于是特地派人跟他说了,让他赶紧去看看。 来到了庄园中,马钧正在击打着什么东西,十分专心,诸葛瞻看了也没有打扰,悄悄拴好了马匹,在一旁等着,不一会儿,马康带来了午饭,看到诸葛瞻一旁站着,急忙喊道:“侯爷!你怎么来了!” 马钧一惊,回头一看,诸葛瞻正笑着看着他,赶紧起身致歉:“诸葛将军,下官……” “好了好了,不必多礼,这就是你的新发明?”,诸葛瞻好奇看着他手里一个葫芦似的东西。 “倒也不能算下官的发明,是下官当年在河北时看到有几个农民为了加快播种效率,制作的,叫做窍瓠。将军您看……”,他端起手中的窍瓠,介绍道,“用一个葫芦,以细竹竿或者管子穿过其中,葫芦内部装有种子,使用时通过倾斜葫芦嘴,加上微微敲击可以用来更有效率的进行播种。” “我试试!”,诸葛瞻听了也有些激动,跃跃欲试。 马钧将一把砂砾装进了窍瓠,递给了诸葛瞻,随即指导他使用,诸葛瞻微微倾斜着手,边走边敲击,砂砾一点点的洒在地上,分布十分均匀。 “嗯,这似乎还真是好东西,这样一来,播种的效率的确能大大提升了。” 马康在一旁附和道:“侯爷所言及时,属下已经测试过了,至少可以提升三成的播种效率。” “好!非常好!”,诸葛瞻笑着拉起一旁的马钧,并跟马康说:“走,今天回城里,本侯请客,好好犒劳一下你们,上次几样军械改革也一起补上,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