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朕不需要所谓正统朕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我大唐之地(1/1)

好书推荐:

“干的不错?” “光武帝这可不仅仅是干的不错,他这功绩,称世祖都是他谦虚了。” “古往今来这般多的皇帝,有希望能称中祖的,也仅他一人。” “王朝崩塌之际,力挽狂澜的中兴之祖。” “用怎样的语言来称赞他的功绩都不过分!” 刘秀心头正满意着呢,老朱却忽然出来替他抱不平了。 干的不错? 若这都只是干的不错,那恐怕这历史长河中的绝大部分皇帝都只能被称为庸碌之君! “寡人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若说功绩,寡人自然知道,单是光复大汉这一条的份量,便已经足够他列于明君榜之上。” 刘邦挠了挠脑袋,顿时有些尴尬。 而在此时,天幕上的字迹再度发生变化。 【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度田令,打击地方豪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汉末出现的土地兼并。 于朝中制度,鉴于西汉末年三公权势太大,他设立台阁制,自此三公失权,一应政事尽归台阁。 台阁制中,尚书台便是后来尚书省的雏形,而尚书台下的六曹尚书,也是往后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这一制度的确立,彻底奠定了皇权的地位,也将文官集团手中的权力最大化的分割了出来。 于地方上,他废州牧,立刺史,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若说绝大部分帝王的一生都有功有过,可他这一生却令人挑不出大毛病。 在位期间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个人生活上也是尽可能的节俭。 后世将他在位的这段时间称为光武中兴。 他是皇帝之中的异类,他永远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打天下的时候,他可以是算无遗策的统帅。 攻城掠地的时候,他也可以是一往无前的神将。 得了天下之后,他又化身极为优秀的守成之君。 他永远都理智的去做每一件事,在需要的时候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 这一点,任何一位马上皇帝,做的都不如他。 他仿佛是个专门为了皇位而生的机器。 论学问,论用人,论行军布阵,这天下皇帝能望其项背者,寥寥无几。 上下数千年历史中,明君榜之上当有其名!】 最后总结中,刘秀的不少功绩是前面盘点都未出现过的。 看到后面,李二顿时激动了起来。 “朕看还有谁说大唐承隋制!” “朕就说,三省六部制怎么可能源自隋朝!” “朕不否认杨坚的能力,可要说他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开创出三省六部制,朕不信!” “老朱,现在你们又要怎么说?若唐承隋制的话,那这隋是否也承了汉制?” 一时间,天幕上都充斥了他的话语。 老朱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说完,随后一开口便让他沉默了。 “隋承汉制不是理所应当?总不可能承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晋朝吧?” “大明开国之后,咱曾纠结过,究竟是承宋制,还是承元制,你觉得咱会如何选择?” 选择? 这还用选? 李二眨巴着眼睛,有些没明白老朱问出这个问题的目的。 既然是中原王朝,那自该承宋制,这还需要问? 然而还没等他回答,赵匡胤便先一步开口。 “若朕在你的位置上,定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明承元制,如果你做错了选择,那朕可就要瞧不起你了。” 李二没被关外的那些势力困扰过,所以他从不会思考这些事。 就汉唐而言,他们想要哪里,便直接派遣使者过去添乱。 使者做什么不重要,只要他死在那个国家,或者失踪,那接下来便能够直接派兵过去接收新一轮的国土。 可到了大宋往后,经历过大唐那不吝教导,以及辽、金,甚至蒙元的一轮轮洗礼。 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那般的艰难,更别说再往北了。 一旦老朱承宋制,那甚至连燕云十六州在正统上都算不得他大明的。 可他只要在名义上承元制,那不仅燕云十六州,连带着更北方,在正统名义上都将是大明的领土! “放心吧赵黑子,咱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虽然咱憎恶蒙元,但大是大非上,咱从来不会做错选择!” 老朱笑道。 然而朱标却在一旁嘟嘟囔囔上了。 “那不是刘伯温劝的么,爹你还埋怨他老长时间,一直嚷嚷着说他逼你承认元朝的统治,要将他贬为庶民来着。” 老朱:“……” 你住嘴! 若只是悄咪咪的揭他的短,那老朱倒也不在意, 可偏偏朱标的话却是同步出现在了天幕之上。 老朱瞬间爆炸。 “原来你竟然是这样的老朱?” “还说什么大是大非上从来不会做错选择呢,这打脸来的是不是太快了?” 赵匡胤险些笑喷了。 老朱这边刚吹上牛呢,转头他儿子就给台拆的一点不剩。 “行了,咱懒得跟你解释那么多,现在说的是,唐承隋制,而隋承汉制,这才代表了正统。” “所以李二你有什么好抗拒的呢?”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老朱恶狠狠的瞪了朱标一眼,转头直接岔开话题。 可惜对于他的这番言论,李二却不怎么买账。 “也许是因为我大唐传出去太多东西的缘故,让你们的处境越发艰难,但至少朕在位之际,朕不需要所谓正统,朕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我大唐之地!” 面对这句话,就算是老朱也没话说了。 还能怎么说?这家伙自信心爆棚了都! “说的没错,寡人与臣子们说过很多次,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我汉土!” “正统?刀兵之下,才出正统!” “只要寡人的大军能够直接到穿敌军老巢,那寡人就是正统!” 别人倒是没多大反应,反而是刘彻忍不住鼓掌叫好。 这些皇帝之中,大抵也就是他与李二能有这样的共鸣了。 “该说不说,你真是寡人的后代?” “寡人的后代,有这么好战的吗?” 刘邦表示有些困惑。 对于文帝刘恒与光武帝刘秀,他都很是满意。 并且也很认同,他老刘家的后代,生来就是做皇帝的料。 但刘彻这屡次发言,属实让他有些困惑。 这般好战的性子,总是让他忍不住想起曾经用暴力支配他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