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任务(1/1)
外门遴选结束, 游辰等人都成为了外门弟子。 随后,僧人带他们进入外门大殿,领取僧服,安排居住的僧舍。 大殿一侧的墙上,挂着许多木牌。 上面用小字写着各项事情,还有对应的报酬。 “虚诚执事的鱼池,清理喂养三天,报酬五点贡献点。” “灵田除虫,五天时间,五点贡献点。” “喂养青狮犼,一天时间,五点贡献点。” 墙面下围着一圈柜台,数个僧人忙碌着,有人将木牌取下,示意这个任务已被领取。 也有人在放上新的木牌。 在游辰等人进行外门遴选的时候,有几个早就入门的人,完成了外门任务,正在核算自己的贡献点。 “游兄,贡献点能用来兑换大禅寺中的各种物品。” 一旁的吴百里说着,手中拿着厚厚的兑换册子。 他伸手示意,指出上面能用贡献点兑换的各项物品。 其中,最基础的是灵石,五点贡献点兑换一颗下品灵石。 往下的物品林林总总,有天材地宝,药材丹药,也有成品法器,还有功法。 不过,这些东西基本都要上百贡献点。 “想要靠做外门任务获得功法丹药,是不可能的。” “即便你有了这么多贡献点,但是大禅寺已经被摧毁了,很多丹药法器是不存在的。” “所以,获得贡献点后,最先要将下山路引兑换出来。” 吴百里说道。 册子里兑换下山路引,需要的贡献点是三十点。 大禅寺还存在的时候,下山路引是怕弟子尘缘未了,准许下山见见家人。 而现在,游辰等人在取得下山路引后,才能通过身份腰牌离开大禅寺,传送回原来的地方。 “像是一场大型游戏……只有拿到下山路引,才能点亮退出按钮。” 游辰嘴角噙笑,心中越发好奇, 在背后操控的是阿难界的世界之心,还是另有其他? “游兄,先走一步。” 吴百里领取了一个炼器房控火的任务,拱手告辞。 “嗯。” 游辰点头,看着他的背影离去。 大殿之中,所有人都是抓紧时间去做外门任务,赚取贡献点。 “没有下山路引前,无法离开大禅寺。” “寻常的外门任务,要做半个多月到一个月时间,才能攒出三十点贡献点。” 游辰摇头一笑,怪不得一个个如此匆忙。 抬头望去,游辰在众多木牌上扫视,看有什么任务适合自己。 “驱赶剑林中的野兽,一天十点贡献。” 游辰双眉一扬, 十点贡献这么多! 所谓的野兽肯定不是寻常的野猪袍子,估计是妖兽。 不过,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觉得这个任务不错。 正当他想接下的时候,稍远处一个声音响起。 “驱赶剑林野兽的任务,我接了。” 抢先一步接下任务的,是端木奎。 “杀死伙房老鼠的任务,我接了。” “运送石材的,我接了。” 站在端木奎身后的两名手下,接连出声,将墙面上贡献点最高的任务接下。 此时,端木奎得意洋洋的望来,低语道:“不服气是吗?” 游辰摇头一笑,没有理会。 大禅寺的白天没有危险,但是不允许争斗,否则必死无疑。 随后,他看了一圈,说道:“灵田耕种的任务,我接了。” 耕种灵田,五天时间,五点贡献点。 这个外门任务,属于所有外门任务里面贡献点最低的。 凑够下山路引的三十点贡献,需要一个月。 “哈哈哈……你慢慢耕地去吧。” 端木奎大笑几声,心中快慰。 他们都接了贡献点最高的任务, 有些危险算什么,三人都是武圣,联手一个个做过去便是。 他们只需要三天,就能凑齐贡献点,立于不败之地。 “师兄,你的任务木牌,去灵田处找戒礼师兄报道。” 一个小和尚递上木牌,简单说了下灵田的位置。 灵田离外门弟子的僧舍不远,一块块梯田泛着青光水光,错落在山坡上。 游辰第一次在阿难界看到水稻。 前来灵田进行外门任务的不再少数。 他们多是被带着进入大禅寺的,修为实力只有气血七转,不敢去做贡献点更高,但是危险的任务。 因此,前几天做一下最普通的灵田任务,先熟悉下环境。 “游辰!他怎么来做灵田任务?”有人认出游辰,诧异的说道。 “我听说了,想接好任务来着,结果被端木截胡了。” “这就认怂了?”有人有些不敢相信。 “在大禅寺里,先要保命再去争夺机缘,我看他是想求稳。”有人如此猜测。 “呵呵……灵气天赋这么低,我看是心灰意冷,没什么心思争夺机缘了。” 也有人冷笑说道。 拥有灵气的世界,所有功法都是以灵气为基础。 游辰的灵气天赋偏低,在其他人眼中是后劲不足的表现。 因为,功法境界越到后期,需要操控的灵气越多。 对于游辰来说,后期大境界将会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天堑。 “请问戒礼师兄在哪?” 游辰拦住一名小和尚,问道。 “哦,在那处。”小和尚抬手一指, 梯田旁有一间茅草屋,门口有着简单的小院,屋子后搭着牛棚。 “多谢。”游辰合手一礼。 见到游辰道谢,小和尚有些慌乱,放下手中木犁,也是双手合十,对着游辰躬身一礼。 “师兄你接了耕种任务啊。”小和尚看了一眼游辰手中的任务木牌,笑着说道。 “师弟,这任务有什么门道吗?”游辰问道。 “叫我戒古就行了,耕种犁田嘛,算不上什么门道,有些窍门罢了。” 戒古小和尚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得十分憨厚。 “在下游辰,等会若是有不会的地方,要劳烦戒古师弟指点。” “指点?游辰师兄你好客气,有什么事随时来问便是。”戒古脸上一红。 游辰点点头,转身朝茅草屋走去。 茅草屋的木门敞着,一张方桌上放着几碟咸菜,长凳上坐着戒礼。 他手上抓着白面馒头,吃得腮帮子鼓起。 游辰想起,此人就是外门遴选中,手拿毛笔负责记录的僧人。 而外面田地中的小僧人戒古,当时在一旁负责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