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卷七110 (战国篇)赵道王即位(1/1)

好书推荐:

与此同时,史书记载。 1446年,齐国与赵魏韩三国重修关系,互相进行了联姻。 北方的蛮夷集结了一万骑兵来侵略赵国边境,先攻克了一座城,然后进行屠杀,为此,赵国死去了三万多手无寸铁的民众。 年迈的赵孝王听到了这样的事情后怒不可遏,加上年纪大了,性格固执。决定亲自发兵征伐蛮夷。 于是,赵孝王拜一个名为卢愈的臣子为大将军,让他掌控国家军队,和自己一并讨伐那些贼人。 因此,齐国听说了以后,也没有怪责赵国并未赴会泰山。 赵国军队共有五师,每支师的编制按照古代礼法,人数是一万二千五百人。 王师负责守卫王都和大王的安全,随时听命于王。其余四师中,两支师守卫全国各地,两支师是用于出征的军队。 卢愈认为要攻击铁器很落后,而且战争中阵型混乱只知道到处打游击战的蛮夷,不需要太多军队,所以他甚至认为,只需要王上率领王师,自己带领一师共同出击,定能成功。 赵孝王昏聩,听从了他的自负之言,两师合力北上,在启县附近遭遇蛮夷三万骑兵埋伏,激战过后,死伤非常惨重。 蛮夷们非常得意,甚至在阵前对督战的赵王纷纷用刀架在脖子上,表示出不屑和轻蔑,有的人做出抹脖子的动作,嘲笑赵王表示要杀他,或嘲讽赵王来杀了自己。 他们虽然装备落后,可是由于伏击赵军而占据了地利,导致赵军连番恶战,不能击败敌人。 史书记载,此战过后,蛮夷伤亡八千,赵军伤亡一万人,各自撤兵。 赵孝王报仇不成,心中愤怒重重,回国后便因此腿脚中风,从此走不得路。 没过几天,眼睛也忽然瞎了,什么都看不见,接着是每天感觉呼吸沉重。连躺着都觉得很疲惫,很困倦。 他意识到了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谋划起传位之事。 赵孝王有四个儿子,长公子在军队中为将,可是年纪也已经五十以上了。二公子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但心肠不错。三公子生性纨绔,小时候太受宠,导致性格偏激。四公子是晚年得子,不足十岁。 于是,他临终时立下遗嘱,传位四公子。 史书说,赵孝王这样对身边的人交代。 『长公子虽可为王,然而年事已高不宜传位,他可以为辅佐,并辅佐新即位的国君。但我的二公子和三公子都不能为君,如果二公子为君,长公子死了以后他就无依无靠,会被臣子架空。可是,三公子更不可指望,他是个暴躁易怒,性格无常的人。一定不会安逸或按照常规去治理国家。容易招致天怒人怨的事情。我思来想去,四公子早早成才,将来可治理国家很长久的时间,一定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随之,1446年,赵孝王薨,享年七十,在位43年。 国家的命运,确实因四公子而改变了,可那却是惊骇了朝堂和整个赵国天下的。 赵孝王死后,三公子公然发动血腥政变!!!派人刺杀了四公子!!!篡位为王。 二公子不敢质疑他,对此袖手旁观。 长公子被支持三公子的权臣背地里谋害,在参加宴会时中毒身亡。 于是…… 国家落在了赵道王的手上。即为三公子。 赵道王即位,时年25岁,与燕佩候同龄。 他即为以后,立刻对长兄的子嗣们进行打压迫害,灭绝他们反对自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稳住了二兄,发誓自己终生和二兄荣辱与共。于是,他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赵王。 1446年,战乱。上古九州,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无数国家争雄。 齐国,一百年前称王,第二代称王者齐远王在位,时年54岁。在位已20年。 楚国,五十年前称王,第二代称王者楚雄王在位,时年40岁。在位已18年。 赵国,二十年前称王,第二代称王者赵道王,时年25岁。在位已1年。大将军卢愈时年39岁,在职1年。 魏国,尚未称王,当年在周国治下受封公国,魏圣公在位,时年66岁。在位已46年。 韩国,尚未称王,受封侯国,韩俭候在位,时年23岁。在位已3年。 晋国,九十年前称王,第三代称王者晋渠王在位,时年39岁。在位已13年。 燕国,尚未称王,受封候国,燕佩候在位,时年25岁,在位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