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准你先斩后奏(1/1)
伊宁道, “三个目的! 一,要赈济民众,朕说过,有朕一天在,断不能饿死一人!” 陈孚恩扑通跪倒, “皇上如此,是万民之兴,臣替百姓给皇上叩头!” 说罢,“砰砰砰” 就是三个响头! 伊宁赶紧将他搀扶起来, “陈大人不必如此,朕本应如此!” 陈孚恩擦擦湿润的眼睛, “请陛下说二!” “赈济过后,朕要准备军粮!” “陛下要打仗?” 伊宁道, “黔地民众被逆贼蛊惑有不臣之心,朕要早做准备!” “臣明白了,那三呢?” “算是釜底抽薪,民间没有了多余的粮食,将来叛军饿着肚子打仗吗!” “陛下英明!” “咱们君臣不要互拍马屁,陈大人可愿意替国家做这件事?” “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伊宁郑重的道, “朕封你为特派购粮钦差并巡视吏治,赐你黄马褂一件,赏带双眼花翎。 朕给你派十名御前侍卫贴身保护,准带一千名侍卫出行。” 皇上可够大方的,陈孚恩热血沸腾, “臣谢主隆恩!” 伊宁接着说道, “朕赐你临机专断之权,可以调动当地驻军绥靖地方!” 陈孚恩更家感动了,有了这一千人亲兵卫队,自己办起事来就不再掣肘。 购粮钦差手里有大把的银子,在别人眼里是个肥缺,到哪里都是财神爷,不愁没人巴结。 再加上巡视吏治就更不一样了,权力大的很,见官大一级,还可以调动驻军、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关键是这临机专断之权,这就算手里有了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的! 皇上这是给了自己多大的信任呀,自己除非肝脑涂地,要不然都不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就听皇上接着说道, “陈爱卿心里也要有些准备,你这次出京购粮面对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的地主、豪绅和奸商,而是整个一个阶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们是会铤而走险的!” 起初陈孚恩并没有想这么多,以为自己拿钱买粮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了。 听皇上一说,心里猛然一惊,皇上提醒的不错,自己平价买粮不正是动了他们的蛋糕么? “皇上,为了皇上的爱民之心,为了让百姓有一口救命粮,臣定不会退缩!” 伊宁看陈孚恩眼神坚定,点点头, “朕下旨昭告天下,豪绅、粮商如果屯粮居奇,按资敌造反论处,对这些人不必客气!” 陈孚恩一阵脊背发凉,有粮食不卖就按资敌造反论处,皇上的杀气太重了。 伊宁接着说道, “陈大人可以先找一个出头鸟打打,没准就能事半功倍呢!” 陈孚恩一听皇上话里有话呀, “皇上,不知道这出头鸟是……?” 伊宁一乐, “出了京城往南走,长江以北谁最大呀!” “啊?!” 陈孚恩略一思索就明白皇上说的是谁家了,难道皇上要动他们? 陈孚恩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皇上。 伊宁知道他明白了,又是一笑, “没有什么可惊讶的,就是他家! 具朕所知,他家富可敌国,历来存粮不会低于百万石,天天嚷着为天下楷模,现在不正好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吗!” 陈孚恩震惊之余,又想到,这样以来,自己的工作难度就小多了,但凡明白点的人谁敢公开和皇上叫板呢! “皇上,粮价可有指示?” 伊宁道, “现在市价到了一两七、八一石米,这是朕不能接受的,就按去年平均价八百文一石比较公道!” 陈孚恩道, “皇上,这个价格公布出去,怕是这些人会花招百出了!” “朕给你权利就是让你便宜行事,如果有人私藏、偷运粮食对抗,杀无赦!” “皇上不怕这些士绅联起手来激起民变!” “哼哼,朕怕的是百姓饿肚子,百姓只要不造反,几个地主、劣绅还成不了气候!” “臣明白了!买到粮以后呢?” 伊宁道, “户部正在统计需要赈济的百姓名册,可以按照名册先行赈济,只要账目明白就行!” “臣遵旨?” “陈大人,只要动一个粮仓,务必把实际存粮数目搞清,就算把粮仓拆了也在所不惜!” “皇上多虑了吧?” 陈孚恩做过仓场侍郎,他当然明白皇上的心思。 伊宁道, “朕先不说,到时候你看,如果粮仓数目相对,还则罢了,如果有亏空,朕准你大开杀戒!” “臣定然不辱使命!” “朕宁愿相信自己是错的!” 陈孚恩从皇上的眼睛里看到了深深的失望, “陛下,整治官场腐败势在必行,要不然就算皇上有天纵之才也不能护的百姓周全!” “谁说不是呢,朕下定决心,铁腕反腐,绝不手软!” “臣祝愿陛下早日涤清吏治,还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伊宁又道, “此行一定要高调,不能折了朕的面子!” “臣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朕知道你的脾气秉性,你是不会贪的,但也要管好手下人,他们干净,你的事才好做!” “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的钢刀不是吃素的!” 山东曲阜孔家。 孔家第七十四代传人孔繁灏正襟危坐。 他今年四十六岁,中等身材,戴着六合一统的瓜皮帽,身穿紫色府绸的长袍马褂。 他的脑门剃的铮亮,额头不宽,两只眼睛离的比较近,眼睛里闪烁着飘忽不定的光。 他长着不太明显的鹰钩鼻子,薄嘴唇,两条法令纹很深,唇上颌下留着胡子,这个岁数了,胡子黝黑,一根白须都没有,保养的不错。 他面前站着一个人,这人是孔令侃,是他族里的孙子,只比他小五岁,也是孔家的管家。 孔令侃说道, “爷爷,几个仓共有麦子二十四万石,棒子(玉米)五十八万石,谷子二十三万石,高粱十五万石,其余黄豆、绿豆、芝麻共三万石。” 孔繁灏优雅的喝了口茶,问道, “现在粮价如何呀?” “麦子到了二两一旦、黄豆、小米一两七八一石,玉米一两三,高粱八百钱。” 孔繁灏点点头, “价钱竟然如此高了,不要再等了,出粮!” 孔令侃嘿嘿笑着说道, “爷爷,是不是再等等,以孙子看还的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