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拒战莱州十五屯堡(1/1)

好书推荐:

拒战莱州十五屯堡 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二月二十日 清军主力撤离芝罘岛、福山以及宁海州东面的各地人马,然后全军整顿以后,向西进攻登州府城。 只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一日之后,清军大队人马就拔营离开登州府城,然后分兵掳掠附近的招远、黄县,将招远金矿的金子成品和半成品以及众多的矿工,全部掳掠一空,清军主力的前锋随即兵临莱州府的府城掖县。 更令人奇怪的是登莱巡抚曾化龙压根就没有派出任何部队进行追击,城内的明军压根就没有与清军发生大规模交战,清军就主动撤退了。 与此同时,清军的统帅阿巴泰也带领满洲四旗人马,来到了平度州,并派兵攻下了高密、安丘和昌邑一带,算是截断了莱州府的所有退路。 而正在莱州府城内的禄青山,早在此之前,就预料到清军如果进攻莱州府城,必定会封锁莱州的陆上通道,而莱州府城不像福山那么靠海,紧邻着的掖水,又是一条类似于护城河宽度的小河。 河对岸射来的弓箭,甚至都能够对另一边的士兵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此禄青山征求莱州地方官的同意,抽调民众在莱州府城到大海之间的地方,沿着掖水修建了临水的十五处屯兵堡,每堡设有一百人驻扎,只在紧邻掖水的地方设置堡门一座,堡门与码头直连,而掖水上有船只,可以连接各屯兵堡同莱州府城之间的联系。 每座屯兵堡交叉设置,河对岸之间相邻的两堡之间可以形成火力交叉配置,正好都在明军火器的射程范围内,可以很好地掩护掖河上运输的船只。 其中河口地带,东、西分别设有忠义堡和忠武堡,以覃远和贾明时分别充任守将,忠义堡和忠武堡还负有从海上接受援助,并向莱州转运的任务。 清军统帅阿巴泰亲自探查了一下明军配置,看到明军的部署实在是非常严密,打惯了老仗的他,想要放弃莱州不打,而是直接去进攻青州城。 但是清军的少壮派们却对攻击莱州府城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整个登莱地区最为富庶的地方,攻下了莱州府,一定可以缴获颇丰。 阿巴泰眼见士气可用,便以大清贝勒爷的身份,任命于七为大清国登莱总兵官,于六为莱州副总兵,李应详为胶州副总兵,葛长顺为文登副总兵,王驰为宁海参将,组织登莱各地的明军俘虏和强抓的壮丁,拼凑出来一支一万人的部队,号称“大清天命军”,让他们负责进攻莱州城。 叶臣则率领清军主力为后援,对莱州远近的农村地带进行地毯式搜索掠夺。 二十二日 明清双方地京哈儿古积带兵在后用重箭射击掩护。 关键时刻,莱州城头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虎蹲炮,突然发出了两声轰鸣声,然后就见到数颗巨大的炮弹正好砸在正在进攻的清军人堆当中,当即溅起了大片的血雾。 硝烟散去后,哈尔古积满脸鲜血的被他的亲兵给抬了下来,而罗萨已经无法去施救了,因为他已经和葛长顺一样,被砸成两节了,全部当场死亡。 叶臣脸色铁青地看着自己的心腹部将一死一伤,恨不得把城内的明军将士给撕碎了,但是他明白此时更不能意气用事,痛定思痛,决定利用清军的人数优势,在十五处屯堡和莱州城同时发动进攻,并让重炮兵压制城内的明军火炮,好让明军顾此失彼。 清军的这个策略倒真的使明军一度非常被动,尤其是清军一旦发动全面进攻,明军数量太少的弊端很快就显露无疑,中间的几个主要由乡勇驻扎的堡垒,出现了很大的松动,变得岌岌可危。 只是明军全都听说了清军发动的宁海大屠杀,所有人都害怕一旦受不住了,那么莱州恐怕会遭遇到与宁海州一样的结果,明军将士方面倒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与清军血拼到底。 只是清军统帅阿巴泰考虑全局问题,倒并不想在莱州方面浪费太多功夫。 为了扩大战果,阿巴泰命令之前在宁海州立下战功的英额尔岱,率领本部人马并蒙军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和镶红旗四旗人马,转而进攻西面的青州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