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机动力量(1/1)

好书推荐:

大须贺英士接着说道:“是以,重庆方面必然会着急动手。现在单道林正在特工总部当中,而特工总部的明暗哨,也增加了。我想,他们不可能硬冲的。但想要让鱼儿上钩,就得让鱼儿看见鱼饵。” 浅野一雄在旁边说道:“要是让单道林顺理成章的走出来,其实也不难。让他去市政府,宪兵部,梅机关,作战司令部等等地方都是可以的。但是他随身的护卫,我想不能太多,人太多了的话,可能会惊走大鱼的。” “现在这样就不错。”大门真吾弹了下烟灰,道:“一共三个人护卫成员。不多不少。” “有点少了。”大须贺英士却摆了下手,道:“还是少了的,在最初的时候自然没问题,但我们要营造出一种重视感,为什么重视?因为他知道的秘密多,分量自然就重了。所以呢,保镖人员,从三个增加到六个至八人。我感觉是效果最好的。给人以护卫严密的感觉,但同时呢,也会让重庆方面的人看了后觉得,单道林已经开始吐口了,所以我们才会变得更加重视对方。同时,这也是给重庆方面的人,在暗中施压的一种隐秘手段。他们想故意拖着都不行。” 大门真吾听罢,眯缝着眼睛想了一下,道:“嗯,大须贺先生的这个办法,我认为非常好。那么让单道林明天就执行我们的计划?” 大须贺英士,想了想,道:“明天……可以,明天开始让他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 浅野一雄道:“大须贺先生,对陷阱的布置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大须贺英士看了他一眼,笑道:“浅野君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商量。“ 浅野一雄道:“哦,我感觉,对于南京大饭店布置的陷阱,我们恐怕要加强一些才行。从两侧楼梯口旁边的房间,应该扩大到,上下两层。这样,一旦重庆的人在对单道林动手的时候,我们的埋伏人手,就可以直接将对方包夹在其中。另外,在南京大饭店四周也应该暗中部下陷阱。我们并不知道重庆方面会来多少人,怎么进攻,那么在南京大饭店四周布置下暗手,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一来,他们即便是在楼下有接应的人手,也同样会遭到我们的包围。” 大门真吾点了点头,道:“另外,最好要有重火力,重机枪……不,重机枪太不方便了。轻机枪每个方向两挺,是可以比较隐秘运输过去的。” 大须贺英士笑着点了点头,道:“两位说的我都同意,我觉得,完全可以按照两位的布置来。不过各位想一下,如果重庆的人认为在路上动手更加合适怎么办?” “在路上?有这个可能吗?”大门真吾皱眉,道:“单道林去哪,从那条路线走这都是不固定啊。比如说单道林今天去了特工总部,但是明天去的可能是市政厅,虽然他现在住的肯定是南京大饭店。但是,去的地方都不一样,那么回去的路线也必定是不一样的。” 浅野一雄却不这么看,而是问道:“大须贺先生是怎么考虑的?” 大须贺英士顿了顿,道:“我虽然刚刚抵达中国战场没多长时间,但是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北平活动的帝国特工井上先生是怎么死的。他白天的时候分别去了两家饭店吃饭,下午去了一家酒馆,等到他开车来没等到夜世界舞厅的时候,就被一辆从后面超过的车子连续开火,从而被乱枪打死。” 说到这里,大须贺英士扫了扫两个人,又道:“这是典型的,被人跟住了。在路上寻机直接干掉。” 听完了大须贺英士说的后,浅野一雄“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大须贺先生,是在担心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单道林的身上吧。这……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啊。” 大须贺英士说道:“两位的安排我认为要执行,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我想要成立一支机动部队。比如说,单道林明天去市政厅,那么他回来的线路,我们是知道的。因此这支机动力量便可以立刻赶到沿途的关键点去埋伏,那么一旦有情况发生,这个机动力量就可以立刻将事发地的外围彻底的封锁住。因此,即便是单道林第一时间死亡,那么进攻他们的重庆力量,也绝不可能逃的出去。” 浅野一雄眼睛一亮,道:“好,这个方式巧妙,比如说从上海大街经过的时候,那么就让机动力量,在前街和后街埋伏,并做好随时机动的准备。一旦出事,先行封锁两侧街口。并且约定好,不停的打枪,这样一来,所有的机动部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根据声音来定位。甚至是他们真的逃出去了,也一样可以第一时间跟住。” 大须贺英士笑着点了点头,道:“非常好,浅野君说的很对。这方面,还需要大门君来联络了。我们就这么干吧。一共两点,第一点是在南京大饭店的埋伏,第二点,是机动力量的安排。” “没有问题。”大门真吾,道:“我觉得,这次的埋伏,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人,让梅机关协调警备司令部怎么样?” 大须贺英士道:“警备司令部当然可以。毕竟装备上,也需要他们来提供。人数的话,在南京大饭店里外都算上,百人应该是完全够了。至于机动力量,四辆卡车,八辆轿车,绝对是够了的。最起码拖住对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是南京,只要能够拖住一时片刻,我们的支援力量就会越来越强。” 大门真吾犹疑道:“动静会不会有些大?” 大须贺英士道:“放心,没有问题的。南京大饭店秘密进驻。提前分派好那个房间,那个方向,让他们个人一组,自己前往各自的埋伏点,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至于机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