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刘裕登场(1/1)
这天一早,孙恩大军进入会稽郡城区域,谢琰派出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率军前去试探一下。 桓宝是刘牢之赴京口前,留给谢琰的一支北府军。他们与孙恩军队交战,大胜,斩杀不少敌人。 谢琰心里更加轻视孙恩军了。 他在打算吃早饭,忽然情绪高昂,对众将笑道:“诸位,咱们干脆现在全军出击,一举拿下敌人,然后回来吃早饭。现在,本将军命令,反攻!” 于是,会稽郡城守军从各自营帐出发,出城迎战孙恩大军。 谢琰亲自带着几千人,沿着荷塘之间的窄道追击孙恩的船队。 孙恩船上突然发射密集箭矢。谢琰猝不及防,死伤惨重。 接着,两边山地里又冲出一万多五斗米教农民军,将谢琰的队伍团团围住。 谢琰下令突围。 正在这时,谢琰身边的都尉张猛突然反水,一刀斩断谢琰坐骑马腿。 谢琰堕马。被张猛手下人乱刀砍死。 谢琰身边两个儿子谢肇、谢峻同时遇害。 一代名将谢琰,淝水之战谢氏双雄之一,因为轻敌,就此陨落。 他至死都没察觉到:这次他的两个对手,并不是宵小,而是惊才绝艳之辈。 他们的信徒不仅只有底层农户,在军队、士族中也有铁杆粉丝。谢琰信任的都尉张猛就是。 未来许多年,孙恩、卢循还会继续书写历史性篇章。 谢琰将军战死,令司马元显万分意外,也非常紧张。 他晋升刘牢之为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诸军事。命刘牢之立即率军东征孙恩。 孙恩此时又进攻吴郡,杀死内史袁山松。 刘牢之派出北府军第一猛将刘裕对付孙恩。 刘裕人高马大,作战时往往一马当先,几次在数千敌人里来回奔杀,无人能敌。 果然,刘裕一出马,孙恩大军就被打得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只得再次登船逃到海上。 孙恩在海上,有一千多艘船,十几万人。他想着刘裕在南部,便率领船队直接由海路进入长江,打算进攻京口。 刘牢之命令刘裕立即披星戴月赶路,由海盐(嘉兴)向北堵截孙恩。他自己带大军直扑京口包抄敌人。 孙恩与刘牢之、刘裕多次交手,损失惨重。只得再次逃往海上群岛(舟山)休整。 孙恩这么一大圈折腾,十几万人折损一半。没讨到任何好处。 但他的这几次行动,成就了两个人,害惨了两个人。 成就的两人是刘裕、桓玄。 害惨的两人就是司马道子父子。 刘裕祖上是汉高祖刘邦本家。不过早已衰败,属于典型的寒门。他早年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直到生计难以维持,快三十岁才加入北府军,混口饭吃。 孙恩起事时,刘裕三十多岁了,在北府军冠军将军孙无终手下担任司马。 北府军的军阶,沿用魏晋旧制。依次是伍长、什长、队长(50人)、屯长(2队、100人)、军侯(5屯称曲、500人)、司马(2曲称部、1000人)、校尉或都尉(5部为营、5000人)、将军或副手裨将、偏将(2营为军、1万人)。 再往上是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大将军、大司马。 刘裕三十多岁还只是司马,带兵1000,只能算低级军官。这是因为他参军太晚,军功太少。 刘裕正愁无处立功,孙恩起事,算是刘裕机会来了。 他的上司孙无终十分欣赏他,便把他推荐给北府军统领刘牢之。也是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加官晋爵。 刘裕也没让孙无终、刘牢之失望。他与孙恩交战,几无败绩。 他在刘牢之手下,由参军做起,通过讨伐孙恩,屡战屡胜、屡胜屡升,一路高歌猛进。每次交战,他的战果都是斩杀、俘虏敌军数以万计。 很快,刘裕升到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孙恩起事,也给盘踞长江中上游的荆州刺史桓玄,找到了率军东下的借口。 荆州是桓玄之父桓温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巢。桓玄担任荆州刺史,犹如虎归深山、龙入大海。没用多久,他就富可敌国,操练出十几万水、陆强军。 桓玄多次请求沿江而下,进驻京口,参加镇压孙恩暴动。 他是什么意图,朝堂上下清清楚楚。 司马元显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准备向西讨伐桓玄。 桓玄得到消息,不但不惧,反而主动出击,率军向南进攻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派刘牢之率北府军前去抵御。 两军在溧阳驻军对峙。 刘裕请求出战,刘牢之不允。 刘牢之对司马元显的德行十分清楚,也相当忌惮。 他觉得,自己此时击败桓玄,那自己必定成为司马元显的下个目标。 于是,他派儿子刘敬宣去向桓玄求和。 刘裕和刘牢之外甥何无忌,坚决反对刘牢之的做法。但没效果。 桓玄最后攻入建邺,斩杀司马元显,流放司马道子。 不久,他又找机会杀死司马道子。斩草除根。 刘牢之也是一代名将。但他先叛老板王恭、投靠司马元显,导致王恭被杀;现在又叛司马元显、投靠桓玄,导致司马元显被杀。 桓玄控制了朝廷后,认为此人名声已毁,不适合担任北府军统领。于是打算撤销刘牢之兵权。 刘牢之再次露出反复无常的本性,鼓动手下将领一起反叛桓玄。 包括刘裕在内的一众北府军将领,无人再愿追随他。 刘牢之便弃官逃跑了。逃出去后,他却发现天下之大,无人愿意收留他。于是上吊自杀。 刘牢之打算背叛司马元显、投靠桓玄时,刘裕坚决反对。 后来刘牢之又鼓动大家反叛桓玄时,刘裕也是坚决反对。 桓玄欣赏刘裕的铁血军人性格和非凡作战能力,想拉拢收买刘裕为己所用。于是任命他为中军参军。 五斗米教教主孙恩得知晋国朝廷里,桓玄与司马元显打起来了,于是趁机又率军来攻打吴地。 但这次孙恩的运气极差。他的队伍一上岸就遭遇刘裕等几路大军围堵,最后在临海郡被太守辛昺击败。队伍只剩不到万人。 孙恩被围堵,不愿被俘,投海自尽。 他的妹夫、副教主卢循收拾残军,乘船逃走。 桓玄控制朝廷大权后,改年号为大亨。 他任命亲兄桓伟为荆州刺史,从兄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从兄桓石生为江州刺史,从兄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发小卞范之为丹阳太守… 桓玄封自己为太尉、平西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玄牢牢掌控朝廷大权后,罢黜奸佞、擢用贤臣。晋国出现短暂欣欣向荣气象。 但刘裕、何无忌等人看得清楚,深知桓玄目的是篡夺皇位。心中十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