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搬迁(1/2)

好书推荐:

最早的苍梧郡城,临江而建。</p>

南城墙外面就是西江。</p>

西江边有大码头。</p>

东来西去的船只,就在那里停靠。鳞次栉比。</p>

货物装卸,客人上下船都在那里。</p>

往往天蒙蒙亮,这里就苏醒了。</p>

打水做饭的,梳头洗脸的,倒夜壶涮马桶的…一片人间烟火气。</p>

从建城以来,面貌大致都是如此,变化的只是船只和人员的数量。</p>

但是城北不一样。</p>

苍梧郡城北面,已经改动过一次。城墙后移3里地,靠近了云麓山脚。</p>

韦氏药铺所在的里弄,位于郡城西北部。不远处的城墙角落,是城卫右营,驻扎着大约200多名军士。</p>

鄢坡出任太守后,这些卫营由他的人接管。</p>

许多年来,苍梧郡城并没发生过战争。</p>

于是这些城卫的职责,就由守土护城的军士,变成了灭火救灾、镇压暴乱、维持秩序的徭役型警察。</p>

自从吴地统治者增加税收负担,本地人自发开展报复以来,城卫营军士就接到鄢坡命令,成为镇压本地人的力量。</p>

韦氏药铺几乎就在城卫右营的眼皮子底下。</p>

时不时就有本地人来串门,邀请韦云涭参加这个组织、那个帮会,韦老爷子都委婉相拒了。</p>

他总是对来人说,自家这个位置,一览无余,太容易暴露,太不安全。</p>

不希望到时连累了大伙。</p>

军营士兵经常接到命令,出动搜寻“暴徒”,有时遇到反抗,免不了受伤,就会来找韦氏药铺治疗。</p>

韦氏药铺门口挂了牌子:由于各种成本上升,尤其税收提高,诊金、药费均翻倍。</p>

暗地里,对本地人其实并不提价。</p>

提价后,来就诊的军士经常骂骂咧咧。</p>

过去,这些军士基本都是交州七郡本地人。但现在,他们都被鄢坡换成了吴地人。</p>

对吴地徭役兵,鄢坡还是很关照的。大幅提高了他们的报酬和待遇。</p>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就从加重本地人负担而来。</p>

韦云涭的原则是:交钱疗伤,爱治不治。</p>

军营里也有军医,奈何疗伤效果与韦氏药铺没法比。</p>

韦西风慢慢成了韦氏药铺治疗外伤的主力医师。</p>

因为他年轻,眼疾手快。</p>

遇到外伤,止血、正骨、清理伤口、上药、缝合,一气呵成。</p>

没错,韦西风用上了伤口缝合术。</p>

这是他首次推出这招。</p>

没有后世的羊肠线,他一律用蚕丝线。高温消毒后,用它缝合伤口。到时伤口愈合,再回来拆线。</p>

开始时,韦云涭觉得不可思议。</p>

等到有人来拆线时,他检查了多人的伤势恢复、伤口愈合情况,这才相信了自己徒弟的绝活。</p>

原来人的身体,也可以像丛布纳鞋那样缝补。</p>

他觉得徒弟思路奇妙,异想天开,很快就会超过自己。</p>

事实上,韦西风早已不是韦云涭可比。只是韦西风不轻易显露实力。</p>

比如消毒。韦西风仔细研究了老爷子的消毒药材种类、提炼方法后,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p>

只不过韦西风不能一下子暴露出来。</p>

只能找机会“碰巧”遇到某种药材,又“偶然”开创出一种新的提炼方法。</p>

这个时代没有肌肉或静脉注射概念,只能外敷和内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