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第一阶段(下)(1/1)
从曲阿南下,一路上都是山地。 按照计划,黄忠、贾华所部一万人将前去与程普、孙翊汇合。 如此一来,双方合兵一处,就有两万大军。 按照战力,这两万大军,绝对是碾压丹阳境内山越人的存在。 山越人,如今都聚集在南部的三座城池之中,这无疑给了我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但如果山越人为此感到畏惧,然而放弃城池,转而又回到大山怎么办? 放虎归山,无异于计划将彻底失败。 倘若如此,速平山越的计划又该如何保证成功呢? 因此,在治所——南昌,并在那里汇合了徐盛。 不同于陈武手下只有五千兵员,徐盛自从来到豫章以后,就从豫章太守——吕范手里得到了整整两万兵员! 豫章,乃是昔日扬州六郡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郡。鄱阳湖、巢湖、震泽三大流域,乃是扬州的三大粮仓。因此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南昌便是坐落在鄱阳湖的西侧。 自从豫章南部被分设庐陵郡后,豫章的人口依旧冠绝扬州,就算久经战火,人口数量也丝毫不逊于淮南三郡。 因此,身为太守的吕范轻而易举地就招募到了两万兵员,并全部武装起来,然后交给徐盛进行统帅,这让徐盛很高兴。 虽然兵员多达两万,徐盛也十分年轻,因此经验不足,但徐盛依旧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不已。 另一边。 董袭自从接到命令,并在丹阳境内招募了些许丹阳兵之后,也将其部众重新补充到了五千人,随后离开丹阳,一路向东前往吴县。 朱桓乃是吴县本地人,又是大族出身,因此在吴县颇有名望,和朱治也相识多年。 朱治在接到命令后,也是十分地配合。 加之,吴郡的百姓早年也饱受山越的侵害,这一次前来募兵的将领又是吴县大族出身的朱桓。因此,前往吴县报名参军的青壮也是络绎不绝。 虽然天气寒冷,但依旧挡不住青壮们想要参军的热情。 作为昔日孙策的大本营,吴郡的青壮曾经都参过军,甚至有许多人还自带兵器、甲胄。 最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朱治竟然招募到了一万五千兵员! 等到董袭率兵抵达吴县,并与朱桓汇合的时候,看到黑压压的大军,董袭心里都酸了! 董袭所部只有五千人,而朱桓所部却有一万五千人。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然而董袭不知道的是,徐盛所部的人数更多,如果被他知道的话,又不知该作何感想? 三路大军陆续汇集,随即按照计划开始南下。 谁知,江东军将要反攻的消息不胫而走,三路大军在南下的道路上,还不断地有青壮加入进来。 三路大军,人数越滚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江东的百姓有多么仇视山越人,江东军在江东本地又是多么得人心! 民心所向,必将百战百胜! 半个月后,也就是二月初一,三路大军陆续抵达目标地点。 然而因为江东军声势浩大,山越人居然全都不战而走,纷纷逃往庐陵、会稽南部去了。 结果,第一阶段的作战也因此不战而胜,随即就将进入第二阶段。 此时,三路大军经过不断壮大,人数已经不逊于山越人多少了。 其中,西路军徐盛、陈武所部已经拥有了四万大军。 中路军,我和程普、孙翊、黄忠、贾华四部也有了两万大军。 东路军,在朱桓、董袭继续南下,并与孙静、孙暠、朱然汇合后,同样拥有了四万大军。 三路大军,总计达到了十万之数。 更何况后方还有商队招募了民夫,在将源源不断的辎重物资给运送过来。 反观山越人,在丹阳、会稽连遭败绩,已经损失了七八万兵力,军队人数已经锐减至不到二十三万人了。 在此消彼长之下,我方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大,反观山越人却是越打越少。 同时,这也给山越人带来了一丝丝危机,因为江东军的反应实在是太快了,爆兵能力也实在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