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研究科学才是最烧钱的玩意发军饷不是(1/1)

好书推荐:

“回皇爷的话,老奴说的大喜就是这个。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老祖宗在天之灵保佑,让万历老皇爷传下来的财富,没有永藏地下。 这是皇爷天性纯善仁慈,善待下人的福荫所照。” “快别拍马屁了,重点,说重点。”崇祯踢了王承恩一脚,力度并不大,却把王承恩带了一个跟头。 王承恩又重新跪了回来,紧挨着崇祯帝继续说道。 “是,皇爷。 老奴一看到皇爷英明神武的气质,就忍不住…… 好好好,老奴这就说。 老奴和魏公公在下面里库,粗略算了一下,整整四十窖金银珠宝。 老奴用那火把一照,那金闪闪银灿灿的光芒,差点没把老奴的眼睛闪瞎。 这四十窖大约有白银五千万两,黄金一百万两,其余象牙珠宝玉石不计其数。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以后再也不用为了,没钱发愁了。” 王承恩说的这句话早了点。 他要是知道以后崇祯挥金如土的做派,就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满了。 这边崇祯知道里库有钱,可真的听到有这么多钱的时候。 他的心情却一下子平静下来。 嗯,有这么多金银是嘛,自己的帝王生活还得继续。 再多的金银也就这么一回事,变不成千万吨的粮食。 变不成千万吨的钢铁。 变不成百万名武装到牙齿的士兵。 更变不成可以驰骋,全世界海洋的千艘大炮巨舰。 所以这么多金银,对崇祯来说,只是金银,是名贵的石头。 用不好还会导致,整个大明通货膨胀。 因为听哪个专家说过,大明现在保有的白银存量,大概也只有两亿两。 有个名人说的一句话很对,我对钱没有兴趣。 那个名人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煞有介事,蛊惑了不少国人,也让另一个名人彻底顿悟,放飞自我。 当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那不断上涨的财富金额,有时候就仅仅是一个数字。 崇祯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钱太多了,他应该思考的是怎么花,才最有价值。 崇祯缓缓坐回宝座,他沉思了一下,说道。 “有钱就要花,为了大明国,也为了朕。 朕要对得起万历皇爷爷积攒下来的财富,对得起他的方式,不是把这些金子银子都藏起来。 那样于国于家,都没有任何好处。 金子和银子留一部分当储备金就行,不是存得越多越好。 这一点你们也要记住。 金子银子,都只是贵重金属,不能吃不能喝。 只是因为人们用它做货币,这玩意才值钱,否则和石头一样,一文不值。 既然它们是货币,那就要拿到市场上去流通。 去刺激消费,去承担它的调节民生,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 这就是朕对金银的理解,这就是金融。 这种比较高深的知识,朕也是知道的不多。 你们记好,回去多交流多沟通,也可以请一些西方的学者来,一起探讨。” 崇祯说得煞有介事,真的,对于金融制度体系,他懂得也就是皮毛,深层次的理论,那是一窍不通。 老师是个二把刀,下面听课的学生,更是听得一头雾水。 感觉听到了不得了的知识,可回头想想,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 崇祯才不管这些,他手底下的人,都是大明一等一的聪明人,迟早能领悟他话里的意思。 崇祯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他想到除了发军饷之外,他这么多金银的另一个消费去处。 “哦,对了,宋应星呢,朕的宋应星呢? 他不是早到京城了吗? 问问锦衣卫,马上把人送过来。 哦,今天太晚了,明天早上送过来吧。 朕现在有钱了。 要抓紧把那些科学格物方面的专家,都请到京城来。 徐光启,孙元化,王徵,毕懋康、张焘,只要是所谓的西法学派的人物。 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朕请过来。 那些个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也一并请来。 朕要组建一个大明皇家科学院,研究属于大明的科学之光。 不理解这个意思的,可以参照一下春秋墨家机关道。 外面的人想考科举,朕不问。 朕搞自己的科学,外面的人也问不着·······” 这时候,军机处的两名职员,终于姗姗来迟。 崇祯考虑到现在军机处,只有李邦华和倪元璐两人。 就没搞那种值班上班,吃住都在军机处的那套非人上班模式。 他不是雍正那种工作狂,也不指望下面的人呢,各个都是工作狂。 崇祯看着李邦华和倪元璐一脸懵逼的样子,也是觉得很好笑。 好好的军机处,怎么回事? 这就没了。 可不是嘛,这才让人家上了几天的班。 今天他俩处理完本职工作,来得稍晚一点面圣。 自己的工作场所就没了,这换谁都是懵逼的。 崇祯笑着道。 “没事,两位爱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朕当初设计军机处小了一点。 这不,打算重建呢。 正好,倪爱卿来了,你记录一下朕说的话。 刚才朕的话,都听见了吗? 朕有钱了,打算组建大明皇家科学院。 刚才那几个人名,都听见了吧? 除了那几个人,只要是他们西法学派的人,统统给朕拿下。 对对,无论是不是有官身。 有官身的,告诉吏部,撤了他的官身,免了他的职务。 就说朕说的,给他找了个更好的去处,以后就天天跟着朕身边,天天都能见到朕。 简在帝心,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有什么不好。” 这时候,跪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已经默默起来了。 说实话,跟崇祯的时间,他最长。 但是有一说一,他有点跟不上崇祯的节奏了。 里库的巨额财富,带给皇爷的愉悦感受就这么短暂。 皇爷就一句“朕现在有钱了,就要花。”就给打发了。 接下来就是研究成立,什么大明科学院的问题了。 哪个皇帝,不是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结结实实的。 国库太仓库里的银子不花完,国家朝廷都要停摆了,那是别想动内帑的。 只有崇祯是变着法子想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