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八章 平安(1/1)

好书推荐:

京都,平安宫,朱雀门前,百步开外,朱雀大路与二条大路交叉口。 杨振带着孙登选的冲天炮队以及王俊的掷弹兵队,在日出时分抵达了这里。 而比他们早一步抵达此处的,既不是张国淦指挥的火枪手们,也不是严省三率队沿着鸭川迂回的人马,而是汤玛士佩德尔率领的荷人火枪队及其仆从乌番奴们。 汤玛士佩德尔一见杨振率队抵达,马上满脸笑意地迎了上来。 显然,他对于眼前已经取得的战果十分满意。 毕竟包括杨振自己,都没有料到,对京都城的进攻会如此容易,而且如此容易就打到了此行最后的目的地。 “杨都督,你们来的刚刚好,我们已经试着对前面这座城门发起了进攻,但是没有火炮,是很难打破的,要想攻入这个城门,需要你们的帮助!” 平安宫是京都皇居所在,又叫大内里,而此时大内里地势最高的大极殿已然在望。 但是,朱雀门上云集的上千弓兵、长枪兵以及隐藏期间的铁炮足轻即火绳枪兵,却成为了一道避不开的障碍。 杨振已经注意到了汤玛士所说的情况,不过他同样也注意到了,在这个倭人重兵守御的朱雀门前,并没有护城河。 只有一条贯通东西的“二条大路”。 这里的二条,不是两条,而是第二条的意思。 倭人平安京,也即京都城的布局,学的是大唐都城的布局,皇宫坐北朝南,朝南的正门叫朱雀门,而贯通南北的大街,就叫朱雀大街。 与此相应的是,皇宫北门外的东——西向大路,叫作一条大路,皇宫南门即朱雀门外的这条东——西向的大路,就叫二条大路。 依次类推,整个京都城从北到南,一共分布有九条大路,而在九条大路与朱雀大街交汇处有一个象征正门巨大鸟居,就是入城的正式城门所在。 而这个贯通南北的朱雀大街,也把京都城一分为二。 东边的叫洛阳,又叫左京,棋盘一样分布着公卿贵族的宅院和各种寺社。 西边的叫长安,又叫右京,同样以棋盘样式分布着各式民居和町人屋敷。 此时此刻,走鸭川水路进入左京区域的严省三,正率领其麾下人马,在朱雀大街以东杀进杀出。 而张国淦及其所部人马,则正在朱雀大街以西、所谓右京区域的町人街巷之间攻击前进。 对于倭人,杨振自然不会留情,敢于反抗的当然要格杀勿论。 所以尽管此时张国淦、严省三等人尚未抵达朱雀门前,但是杨振并不着急。 因为只要消灭了京都城的外围反抗力量,这个皇宫就必然不能幸存,不过是早晚而已。 而且杨振也需要等待张国淦率军杀穿右京所辖的地区,直接杀到皇宫的右后方,然后彻底实现对皇居大内里的封锁。 那之后,就可以瓮中捉鳖了,皇宫内的人物,就一个也跑不掉。 这是之前就定下的计划,现在也没有更改的必要。 “呵呵,汤玛士老弟,咱们都已经打到这里了,还有什么可着急的呢?让他们再蹦跶一会儿吧,左右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汤玛士听了杨振说的话,挠了挠头,似乎搞不清楚蹦跶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也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杨振并不着急,而且对拿下眼前有人守卫的皇宫胸有成竹。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朱雀门上有人高声哇哩哇啦地喊了什么话。 所以杨振自顾自说完答对汤玛士的话,没再理会他,然后就转向了跟在一边的何廷斌。 “都督,那人说,他是后水尾院太上天皇的侍从官少纳言,名叫岩仓有能,他想面见都督。” “面见我?怎么个面见之法?你告诉他,他要想见我,就打开朱雀门出来!叫他放心,我不会趁机发动进攻。” 杨振本来就想先劝降一下,稳一稳眼前这个皇宫内的人心。 既然对方有人主动提出面见,那正好借此机会劝降,也借机了解一下大内里的情况。 杨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何廷斌之后,何廷斌立刻迈步上前了一顿距离,把杨振的意思大声喊了出去。 而对面朱雀门上方才出声请求见面的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间人群一阵松动,又过了一阵,朱雀门吱吱呀呀地开了一道缝,从中闪出一个头戴垂缨冠身着黑色杂花袍的年轻人来。 那年轻人腰里别着一大一小两把刀,但是两只手却没有按在刀把上,而是一起举着一杆白色小旗。 杨振定睛一看,白色小旗上面却是黑色的菊御纹。 这是倭人皇室的家纹。 当然,就在朱雀门打开一道缝的时候,汤玛士突然靠近了杨振,低声说道:“杨都督——何不趁此机会下令攻入?!” 杨振扭头看了他一眼,还没有回答,就听见当面的朱雀门吱嘎一声就要重重的关上了。 汤玛士见状,尴尬地耸了耸肩,退到了一旁。 就在这个时间里,那个自称后水尾院太上天皇侍从少纳言的年轻人已经举着旗子,来到了杨振等人跟前不远处。 然而让杨振诧异的是,这个自称岩仓有能的京都公卿少纳言,竟然向着身材高大的洋鬼子汤玛士佩德尔来个九十度的鞠躬。 看来在倭人的眼里,他们想当然地就认为,能够率军打到他们京都城朱雀门前的领军之人,一定是洋夷。 不过杨振见状,又见汤玛士佩德尔也是一脸懵比的样子,杨振干脆将错就错,使劲冲他点头撇嘴,示意他出面应对。 此时原本想要出声介绍己方真正主事人为谁的何廷斌,看见杨振如此,当即停下了脚步,闭上了嘴。 而这时,那个几乎鞠躬到地的倭人后水尾院少纳言岩仓有能,也直起了身,对着汤玛士佩德尔哇哩哇啦地说了一通话。 汤玛士当然也听不懂,只能扭头去看何廷斌。 这时就听何廷斌用中国话翻译道:“岩仓有能说倭人皇家与荷人,与大明,并无往来瓜葛,更无冤,也无仇,他问我们,因为何故前来京都城?他们要怎么做,我们才会同意退兵。” 说完了这些,何廷斌才又用荷兰语翻译了一遍。 何廷斌这个唐通事的表现,显然立刻引起了岩仓有能的注目。 而接下来更令岩仓有能惊愕的是,站在他眼前的那个金发绿眼白皮洋夷得不能再洋夷的汤玛士佩德尔,居然嬉皮笑脸地用中国话回答了他。 “以前没有来过,现在就不能来吗?哈哈,我们来这里,当然是为了和平,只要你们无条件投降,我们得到了想要的,我们就会退兵!杨都督,我说的,没有错吧?” 汤玛士佩德尔的话,前半句是居高临下对岩仓有能说的,其中的蛮不讲理,自然把岩仓有能气得够呛。 可是汤玛士佩德尔最后的话,却是转向了杨振说的,更是直接把岩仓有能惊住了,一双小眼睛瞪得溜圆,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杨振。 “杨都督?难道你,你才是来犯京都之军的主事之人?!” 岩仓有能这么一开口,登时把杨振以及杨振左右的许多人都给惊着了。 因为这小子一开口,说的竟然也是中国话。 岩仓有能看起来二十多岁,面白无须,细皮嫩肉的,像个宦官。 而杨振惊愕过后,一想到这个眼下是京都朱雀门前,而眼前这个年轻公卿一看就是出身京都官宦世家的人,很快就释然了。 德川幕府早期,锁国令下达之后,有很多当时旅居倭国的大明商人归化成了倭人。 其中有投身藩主大名之家充当家臣藩士的,也有投靠倭人朝廷公卿世家充当办事人的。 加上这个时候的倭人,不管是公文书写,还是私人书信,又说买卖文书,几乎通用汉字。 所以,不少倭人藩主大名或者京都公卿世家会有唐通事服务,而目光远大的公卿世家,更是会教导子弟学习汉文。 如此一来,这个岩仓有能会说汉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完全赞同汤玛士甲必丹的说法,我们既然来了此地,就要见到你们的天皇,而且不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也绝不会空手而回。” 面对岩仓有能的惊问,杨振先是表明了自己与荷人相同的立场,然后想了想,又向他补充说道: “呵呵,岩仓有能,我这么说,你听懂我的意思吗?你们除了无条件投降,没有别的选择。事已至此,谁是我方主事之人,还重要吗?” 杨振虽然没有坦诚自己是这一支明荷联军的主事之人,但是话里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 岩仓有能深深地看了杨振一眼,点了下头,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开口问道: “不知你们耀武扬威来此,究竟想要从京都得到什么?” “你问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很好,你不回避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汤玛士老弟,把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关和平的建议,跟这位少纳言说一说吧!” “荷兰东印度公司?” 岩仓有能一听这几个字,顿时愣住了,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惊恐。 作为京都公卿世家子弟,岩仓有能当然听说过荷人,而且也听说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威名。 只是以前不管是什么洋夷滋事,都有幕府顶在前面,全权处理,他们这些京都的公卿们只会躲在后面幸灾乐祸,甚至在心里抱怨失去了参与的权力。 但是当洋夷真的来了,他们却怕得要死。 就在他的惊恐之中,汤玛士佩德尔毫不客气地将对德川幕府提出的要求,原封不动地提了出来。 而且到最后,又补充说道:“除了前面所说割地、赔款、开放通商的要求之外,这次我们不得已兴师动众前来京都,花费巨大,而海上陆上也遭受攻击拦住,兵员战船多有损伤,你们的天皇,同样要赔付我们的损失!不赔付,就没有和平!”